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王玲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玲
[导读] 摘要:现阶段,工程积极推广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克服施工困难,保障建造的品质,获得不错成效。
        身份证:13068219900201XXXX
        摘要:现阶段,工程积极推广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克服施工困难,保障建造的品质,获得不错成效。现根据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实践,围绕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和现状,做简单的论述,提出桩基础质控的方法,共享给行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0 引言
        从土建施工实践分析,桩基础的应用比较广泛,且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起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若想发挥桩基础的价值和作用,要做好土建现场勘查,掌握技术应用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严格把控桩基础施工的质量,保障工程的效益目标实现。
        1 研究建筑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根据土建工程反馈的情况得知,建筑呈现“上天遁地”的表现,空间利用率不断提高,施工作业环境较为复杂,增加技术应用的难度。桩基础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和应用,虽然成熟度很高,但每个工程现场的环境差异,技术参数和方案等都存在不同,要做好技术应用的严格把控。深度分析此课题,结合以往桩基础施工经验,总结技术质控要点和方法,为土建工程行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2 建筑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纵观现代化建筑,很多项目土建工程中都有桩基础的身影,桩基础施工技术成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发挥积极的作用。现结合 A 项目进行分析,为高层建筑,设计为剪力墙结构。现场的空间环境较为复杂,建筑物±0.00 相对标高和现存在的交通道路较高,同时现场存在很多建筑物。施工现场经过平整处理后,桩要穿越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层。按照桩基础施工要求,桩端要进入全风化花岗岩层。现场的地下水很大,稳定水位埋深范围在 9~25m。桩孔直径大小为 0.8~1.0m,桩有效长度大约为 13~16m。现结合桩基础实践进行技术要点的分析。技术要点如下:①选择适宜的桩型。根据勘察资料,结合桩基础施工经验,设计为人孔挖孔桩。桩径的规格为 800mm、900mm、1000mm 的桩;扩大头桩径参数为 1450mm、1550mm、1750mm。②技术方案。依据地质报告,结合超前钻情况,开展综合分析,提出技术方案。此桩基础施工作业中,多数人工挖孔桩处于淤泥、流砂层小于等于 2000mm 的施工段,按照常规护壁方案操作便能够成孔。对于处于复杂地质段的桩,受到地下水丰富的影响,无法采用常规护壁方案,要利用钢护筒或者外加钢板桩成孔。工程中对进入桩头扩大头部分,结合地下水情况和夏季降雨的考虑,采用外加钢板筒方案,保护扩大头。③桩基础施工作业。此桩基础施工作业,采用的是人工挖孔桩。若想保证技术价值的实现,要保证桩可以准确打入,同时做好操作的控制,避免给周围地质造成不良影响。整个作业的开展,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桩基础施工方案和参数,严格把控各个环节,把控桩基础的制作质量,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
        3 建筑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
        3.1 做好施工准备
        从桩基础施工技术质控层面分析,要贯彻落实全过程控制理念,注重事前的控制,落实施工准备。对影响技术应用效果和效益的因素,比如材料和设备等,要实施严格的把控措施。按照制定的技术方案,对施工作业面进行整理。对使用的桩基础技术方案和图纸,结合土建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审核,减少是否存在错误,以免影响桩基础的质量。按照工程量和进度方案,组织人员和材料等进场,做好全面的准备。分析桩基础技术方案,梳理存在的重难点,交代给施工人员。必要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桩基础施工的技术水平。对桩基础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要进行性能检查,按照施工所需设定参数,为后续作业的开展做好严格的把控[1]。

3.2 遵循“服务至上”原则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把控,管理人员要坚持“服务至于上”的原则,为技术应用控制做好全面服务。结合施工技术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桩基础施工管理制度和方法,为桩基础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和标准。通过细化桩基础施工管控任务,交代给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负责,使其严格按照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和依据操作,规范施工工艺,把控桩基础质量[2]。管理人员要做好和桩基础施工人员的沟通,了解桩基础技术应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优化和完善策略,保障建筑桩基础的建造达标,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避免产生技术问题,保障建筑整体的质量。
        3.3 桩基础施工技术优化
        虽然桩基础施工技术比较成熟,但每个工程的施工情况不同,桩基础施工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若桩基础质量不达标,则会造成建筑质量问题,甚至造成施工变更或者返工等问题,影响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益。实践中要根据土建勘察的结果和资料,结合桩基础技术应用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进行技术优化,提出桩基础技术优化方案,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持,保障桩基础的质量达标。桩基础施工作业期间,做好技术应用的观察,针对影响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因素,结合各个因素的特点,从制度和方法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落实到桩基础实践,严格把控桩制作的品质,保障建筑工程的效益。建筑桩基础施工质控措施,若发现桩制作的质量和问题,要组织桩基础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掌握桩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严格把控的策略,保障桩质量[3]。
        3.4 安全合理与经济适用调控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管理,要围绕安全和经济性等指标,采取全面管控措施,保障桩基础施工的质量达标。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①根据桩基础施工特点,分析安全风险,提出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和方法,细化落实安全管理任务,提出严格把控桩施工的策略。②积极推广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搭建桩基础施工管理平台,为安全管理和质控提供依据,保障桩施工的效益目标实现。③按照桩基础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规范,认真落实桩施工安全防护部署,营造安全的桩施工环境,保障生产作业的质量,确保桩施工效益目标的实现。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围绕桩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控制,排查生产风险和问题,把关桩基础施工的效益,确保桩基础施工目标的实现。④桩施工技术应用的经济性控制,要围绕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多个因素,采取全面的把控措施,确保桩基础的质量目标实现。对桩基础使用的材料,认真落实质量的检查,把关施工的质量,保障桩工程的效益目标实现。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做好材料浪费的控制,把关桩基础的效益。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的运维管理,保证其处于高性能水平,以免给桩基础施工作业的开展造成影响,促使技术应用效益目标的实现[4]。
        4 结 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实践中,要认真把握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质量,做好严格的把控。文中结合实践,提出以下策略:做好施工准备;遵循“服务至上”原则;桩基础施工技术优化;安全合理与经济适用调控等。通过强化管理,保障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潇.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20(15):167-168.
        [2]阮小强.基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0(13):44.
        [3]王升荣.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居舍,2020(12):43.
        [4]黄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46-47,50.
        [5]王启昆,吴丽雅.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0):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