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安全评估的意义与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昊权
[导读] 摘要:直到2017年底,我国国内电梯保有量已超过500万台,位居世界第一。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直到2017年底,我国国内电梯保有量已超过500万台,位居世界第一。同时老旧电梯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一些电梯的运行时间已经超过15年。由于保养和维护工作不到位或电梯本身质量和使用环境等影响,致使电梯在使用期间频繁发生故障,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害到人身安全。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专业部门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电梯的实际状况进行安全评估,出具评估报告,提出评估意见,是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梯安全评估;意义;重要性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一批新型的科学技术逐渐获得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电梯设备新技术的使用与发展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因为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已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于电梯的使用数量在不断激增,这给相关设施的使用与管理带来了极为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也在逐年攀升,尤其在老旧电梯的使用方面最为明显。因此,对于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方法探究显得非常必要。
        1老旧电梯现状
        1.1故障率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安装的电梯使用到现在已将近三四十年,各零部件都已出现磨损、老化现象,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滑梯、停梯、乱层、关人等现象。老旧电梯最大的安全风险是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各部件的磨损、老化等造成零部件不能保持原有的产品特性,故障频出,导致电梯失控。电梯的主要零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如曳引机、钢丝绳、轿门门机、层门、继电器、接触器、制动器、限速器-安全钳等一旦达到或超出各自的使用寿命,就可能时常出现故障,进而导致电梯事故。
        1.2维修困难
        由于老旧电梯使用年限较长,许多主要零部件都已经出现磨损、老化现象,已达到其设计使用寿命,严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同时,老旧电梯制造技术落后、制造成本高以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大多数老旧电梯都已经停产,许多零部件也都不再生产。因此,一旦电梯出现故障以及零部件损坏,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品,电梯维修起来比较困难,维修成本也比较高。
        2电梯安全评估的意义与重要性
        近些年,电梯经常发生困人、溜梯、蹾底、层门夹人等事故,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且老旧电梯发生故障的次数明显呈上升趋势,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焦点。老旧电梯设备中部分部件的使用寿命达到一定年限后,存在着安全性能下降、电气元器件磨损老化、备品配件来源匮乏等诸多问题,致使故障率上升;还有部分电梯由于当时设计制造标准落后,其性能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安全技术规范和现行标准的要求。随着电梯设备中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用年限较长的电梯(多为蜗轮蜗杆式传动)运行过程中能耗方面的问题明显。据统计,相比于早期生产的交流双速型电梯,目前广泛使用的永磁同步驱动的VVVF型电梯要减少能耗30%。2014年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评估,方可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也对电梯安全评估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目前,我国电梯主要部件报废的相关标准已经出台,对如何判别老旧电梯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电梯进行改造、大修或必须更换新梯提出了依据,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标准也成为电梯检验机构评估电梯的技术支持。因此,为了及时发现老旧电梯潜在的安全隐患,事前做好主动预防,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开展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电梯安全评估策略
        3.1确定安全评估方案,严格按照电梯管理制度实施
        目前在电梯维护评估检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检验过程中,对电梯的安全评价方法有20多种,在评价过程中适用于电梯运行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有三种,即故障树分析法、对照安全检查表法、故障概率危险评价等。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和检验实践,本人认为在电梯的安全检查用,应从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角度考虑,采用安全检查对照表和故障风险等级评定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更符合老旧电梯现场检验和安全评估的要求。这种综合评估的方法是对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各子系统(包括曳引系统、轿厢系统、完整的门系统、轿厢和对重的导向系统、电机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警报安全保护系统等)以及电梯使用管理、能耗、维护保养状况等方面的整体评价,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检测,对电梯的各功能模块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对电梯使用过程中此零部件的故障风险程度、此类风险的发生的频率进行评定,从而判定风险的类别和等级,并提出可行性意见。电梯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绝对的安全,在长时间的运行磨损后,在电梯各个子系统中都存在风险。因此,电梯安全评估系统针对老旧电梯各零部件的磨损、老化、故障频率等使用情况给出详尽的评估报告,并提出维修甚至更换建议;电梯系统的运行安全是通过充分地降低各系统风险来实现。
        3.2加强电梯风险识别
        电梯风险识别即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根据所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确定风险量和风险等级。电梯作为大型特种机电设备有其特殊性,它不是整机出厂而是需要在现场进行安装、调试。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保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风险,它贯穿于整个环节。因此要提前识别老旧电梯安全风险隐患,收集相关风险信息,确定风险因素,编制风险识别报告,制定多种防范措施,减少老旧电梯安全风险隐患给人民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3做好维护、维修记录
        在电梯的维护过程中,电梯维护单位必须详细的记录老旧电梯维保情况、电梯运行中的故障频率及故障原因,详细记录每次故障的处理方法、设备检验维修等信息,实时跟踪老旧电梯的运行情况。并对每台电梯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使用管理方案,将电梯安全技术指数包括电梯安全运行日志和事故维修记录存档保存。在电梯的管理上配备专业人员,同时对电梯的日检、周检进行记录,积极开展排除事故和设备维护等相关活动。
        3.4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对电梯风险源的识别,预估造成风险源的原因,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出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将电梯风险分为3个等级:(1)重大风险;(2)中度风险;(3)容许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源采取不同的风险降低措施,把技术管理和程序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利用技术来完善电梯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对电梯的日检、周检进行记录,并积极开展排除电梯潜在的风险等相关活动。
        结语
        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估和分析老旧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降低和避免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德安.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2).
        [2]陈淑萍.探讨老旧电梯使用安全隐患的防范与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6(4):208~209.
        [3]惠林虎,肖文君,王义.电梯安全评估方法浅析[J].电子世界,2016(14).
        [4]宋涵,郑尚透.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方案及隐患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5).
        [5]杜二超,李红昌,刘晓婷,等.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方法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3(12):98~101,102.
        [6]曾德平.城市老旧电梯评估与改造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6,35(10):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