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余纪潺1 陈学余2 余德礼3
[导读] 摘要:随着目前家电行业以旧换新以及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国家惠农惠民政策的相继推出,我国的家电业维修行业迎未了一个高速度的增长期。
        1 温州市鹿城区松台余德礼家电维修部  浙江温州  325000;
        2温州温泽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3温州市鹿城区松台余德礼家电维修部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随着目前家电行业以旧换新以及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国家惠农惠民政策的相继推出,我国的家电业维修行业迎未了一个高速度的增长期。但是,由此带来的家电设备维修管理方面的困难问题与日俱增,通过各级院校培养高素质家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就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在家电技能维修专门技能专业培养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学校应充分培养广大学生对于学习的强烈兴趣,然后结合学生需要的家电相关维修专业的技能基础知识,以及家电的使用基本原理,真正找到不断提高家电技能维修专业技能培养教学质量的根本关键,才真正能够通过更好的教育培养一批高端家电技能维修专业技能培养人才。
        关键词:家电维修;技能培训;考核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向学生广泛传授基础知识,发展的是学生智力因素,相对容易忽视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以往的家电维修知识教学中,仅注重家电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具体叙述与案例分析,而在家用电器的日常使用、维护及家电故障点的检查、排除等各个方面未能做深入分析与科学实验。学生的基本知识仅仅是局限于基本原理,不是很明白现场实际操作,虽然他们懂得操作电路图和框图,但是在日常维修中不会充分联系现场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盲目模仿操作,动手思维能力差。例如,有的学生电源元件功能识别不清;有的学生在自行测量移动电源时,用万用电仪表电路的阻挡位方法去进行测量,并且电阻不会正确读值;类似这样的动手能力较低的学生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正在急需得到加强。
        所以,在充分注重发展广大学生综合智力,传授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非智力的因素。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教学材料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直接得出这样一个教学公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活动因素二者有机的相互结合,才能真正使一个年轻人获得成功。即:在其他智力条件基本相等时,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自主培养,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一、始终让学生具备胆大心细的品格
        电器维修对于学生来说也还是比较新鲜的、神秘的。有些学生虽然感兴趣乱动去摸或手乱动,心不细但胆大,有些学生不敢去触碰,心思太细胆不大,这种特殊情况学校教师必须及时加以耐心引导。首先那些胆子小的学生看不到什么东西,就好像在做一个外科手术,要是站在旁边仔细看永远也不会有可能学到知识。有些培训维修员的方法甚至可能会让人冒一些技术风险,如果一个学生不敢上课拆不敢做维修,那一个维修员的技能不太有可能长进。其次做人心细也很重要,一个好的维修员如果不是心不细,乱动一气,可能会直接引起各种严重后果,如果引起像大火烧坏的显像管和空气压缩机这样的严重后果,那是比较严重的。所以胆大心细教学是辩证融为一体的,两者不可缺一,在实际上的教学中,经常我只是看到女生个个站在一旁光看不动,男生则个个跃跃欲试,好问好动。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性别上的因素,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多注意引导女生自己动手,多注意引导男生用手动脑。
        二、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在实习课中,首先向全体学生简单提出一个问题,利用示范进行回顾分析电器全面的故障原理技术性知识,然后对于提出的电器故障问题进行从全部扩展到整个局部的引导式的案例分析,在此当学生最初一次接触这台实物之时,首先利用整机的机器电路设计方框架构图,将其作为学生分析电器故障的基础引入,而后根据提出的主要故障原理现象以及各自和部分机器电路的基本工作设计原理逐步引入分析电器故障的形成原因。然后,分析集成电路工作原理,从理论认识开始上升到深入认识,再重新回到理论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掌握分析利用电路相关原理及器件看图的基本方法要点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利用分析相关电路及原理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我们熟练的练习分析各种图纸,精通了电器图纸,再一次过渡进入到图纸的教学分析,让全体学生通过练习看图分析各种电器的电路故障,通过看图,识别机器电路板的作用,掌握一般机器电路原理图。认真了解区别各种集成电路示意图不同之处及其功能特点,学会自己进行分析,做到触类旁通。这样,不断反复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问题能力。在此也将同时为今后其他相关专业和本学科的有关电动机原理的综合分析研究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学习分析,掌握分析其他学科相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这种逻辑分析判断能力,是我们作为学生职业技能素养理论能力培训的重点内容。
        三、总结成败,做好维修记录
        学生在参加实践学习维修课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成功和失败,我们可以允许学生失败,允许犯错误,但不能允许学生重复犯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管学生获得成与败,都应该是宝贵经验可以积累。所以,一定要认真让全体学生做好总结,每次故障维修后定期书写故障维修过程记录和服务小结,内容主要包括故障维修后的产品名称、型号、维修截止日期、故障维修详情、维修史、维修处理步骤和调试过程、排除故障维修步骤、所需更换维修元件、调试故障过程、修复后服务评价、指导维修教师和本人单位签名、随访维修记录等等。最初没有参与产品维修工作会容易走很多人的弯路,会产生误判,甚至维修失败和错误损坏很多顾客家用电器,这更加需要善于总结,只有充分总结反面维修经验,才能在今后产品维修工作中少犯或不容易犯错误,提高售后维修工作速度和服务成功率。
        四、对学生实行技能考核,全面考察学生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考核,我们不仅打破了以前的学科考试操作方式,即在学科试卷上采用笔答操作原理与试卷维修的考试方法,而且是采用学生分组单独考试进行学生技能综合考核考试方式。这种专业考核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全面深入考核我校学生专业学习实践能力,了解考核学生专业学习成绩情况和考核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学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写了考核班的套题,重点考核了学生的电路基本概念、检测电路元件、故障原因分析、电路的性能检测与故障判断、整机驱动电路原理图表的分析与整机故障表的检修,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考查。
        考试时每个学生座位都有教师现场监考,考查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例如,在《电冰箱原理与维修》学术技能分析测试题中,考核年级学生"用看、听、摸、问的方法判断电冰箱故障并说明结果。"用这种分析方法时即可逐级分析查找发生故障之原因所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列出导致电冰箱不正常停机的20种主要原因等。考题分析结合实际,提高了学生动手维修零件能力。
        总之,家电设备维修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资格考核,可以说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学习掌握维修原理与应用技能,特别是在实际操作技能上更是有了很大大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最基本的电焊接测量元件、检测器及阻容焊接元件、线圈及光电三极管到较为复杂的光电测量方法,如阻抗数值法、电压法、电流控制法及射频信号自动跟踪控制法等测量方法的广泛使用,到"听一看、听、摸、问"的合理教学应用,符合了从学生的原始认识发展到逐渐理解深化的一个过程。这种学习过程就是我们采用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能力初步开始,到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逐步提高,加强练习再到形成综合技能的一种方法,最后通过综合考核可以找出实际差距,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维修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欣,张俊林.谈家电维修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法[J].职业技术,2012,000(003):120-120.
        [2] 韩广兴.家电维修技术中级工的考核方法与内容[J].电子世界,2001(02):56-57.
        [3] 韩广兴.家电维修高级工的考核内容及方法[J].电子世界,2001,000(006):51.
        [4] 本刊编辑部.家电维修工等级考核将在全国推行[J].电子天府,1995(01):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