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瑞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沂源县 256100
摘要:BIM5D技术作为建筑行业信息化转型的一项革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绿色施工项目面临的各类工程风险。基于此,文章从绿色施工项目风险谈起,针对BIM5D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促进绿色施工项目合理化应用。
关键词:BIM5D;绿色施工;施工进度;质量安全
前言
BIM5D技术作为传统BIM技术的延伸,在BIM3D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施工进度信息(即时间维度)和工程成本信息(即成本维度),进一步拓宽了BIM技术的应用视角。BIM5D技术的出现之于施工项目而言意义深远,其不仅可以实现施工组织优化、施工进度管控、施工物料管理、施工成本监控,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升施工项目质量。本文对绿色施工项目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了分类解析,之后针对BIM5D技术进行了阐述介绍,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BIM5D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
1BIM5D技术
人们对于BIM3D技术不再陌生,而我们现在的BIM5D技术是在BIM3D的技术上增加工程进度及预算。BIM5D是一个我们项目管理的平台工具,它利用多方的信息,多方的数据进行集成的平台,既不是建模软件,也不是设计软件。BIM5D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数据准备阶段;第二,是模型应用阶段,其中包括模型初步应用和模型的深化应用,初步应用主要是将场地模型与实体模型整合,可以改变墙面的材质以增强视觉效果、进行场地漫游自动排砖等等,模型的深化应用主要是专项方案查询和高级工程量的查询;第三个是技术应用阶段,主要包括流水视图和施工模拟两个部分,流水视图主要新建流水段,施工模拟是导入Project进度计划,然后进行进度关联,赋予这个模型时间属性;第四个阶段是商务应用,主要是合约视图部分,导入合同和成本预算文件,进行三算对比;最后是阶段是物资查询,可以根据我们选择的楼层或者专业来查询。基于BIM5D平台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成果有:多专业模型集成图、流水段划分数据表、资金、资源进度总曲线分析图、材料采购计划表、施工模拟以及合约规划等。
2BIM的特点
2.1可视化
建筑信息化模型即BIM,首要的特点的就是“三维模型显示的可视化--所见即所得”。而传统的二维图纸是用平面来展现三维,但现代建筑的造型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二维图纸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求。BIM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2数据信息化
BIM模型包含数据信息以便进行多次利用,如算量及后期运维;同时BIM模型还可以加入造价信息及建造的工期,对项目进行整体管理。
2.3协调性
BIM软件可以多人同步,方便信息数据协同管理。同时加入云协同功能达到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项目整体管理管控。
3绿色施工项目风险
绿色施工的内涵旨在通过提升施工的管理及技术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的风险则是指给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损失,识别并分析绿色施工的风险因素是进行绿色施工风险管理的基础。绿色施工的主要风险包括:工程进度风险、质量安全风险、成本控制风险、资源节约风险。
3.1工程进度风险
随着近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项目投资成本不断上涨,为了尽快实现投资效益,业主方通常要求工程施工采取必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期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交付使用。为了确保工程能够按期完工,需综合考虑以上各类风险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判断,并采取应对措施。
3.2质量安全风险
现代工程项目大多具有投资额大、周期长、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众多、环境制约因素多、不可预见性大等特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参与各方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质量安全风险。
在工程完工之后的使用期内,业主或建筑的使用者也面临着完工时未能及时发现潜在质量缺陷的风险,如不对这些风险加以管理,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的正常使用。
3.3成本控制风险
施工企业承包建设项目,其最初的经济目标一般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然而,现代工程项目大多体量巨大,施工图纸复杂,通常会涉及多个专业交叉作业,人员、材料、设备等供应量大,分析起来数据较多,容易出现疏漏。此外,通常一个工程的分包单位众多,在核算工程量时可能采用不同方法,且工地日常的工作任务繁重,物资领用单、进度款的报批、签证、设计变更等众多工序容易导致工程量计算不准、造价偏差、施工成本增加等风险因素。
3.4资源节约风险
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从粗放施工到精细施工的转型进程一直较为缓慢。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由于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有限,容易造成材料、资源、能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特别是水电等能源的消耗量巨大。施工阶段的资源浪费势必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升,因此探索如何精益施工,减少施工阶段的资源浪费是有效控制施工项目造价成本的关键一环。
4案例实践应用
4.1工程概况
南京某大厦项目,总建筑面积8923.6m2,是一个集办公、餐椅、会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商务中心。该工程结构类型为采用钢支撑结构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主体部分的构件预制率达到67%,整体结构预制率达到83%。由于该工程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施工周期短,且与周边毗邻建筑距离短,施工场地受到限制,施工中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因此,为了按期完工,降低成本,合理规避风险,本工程在施工阶段大量使用了BIM5D技术,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2项目施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1)工程进度风险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短,施工场地空间狭小,二次结构紧邻原有建筑物。这就出现了涉及专业多、工作面狭小、物资调配困难、现场管理复杂等问题,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建造并运营,对项目任何一方都是巨大的挑战。
(2)质量安全风险
该项目在设计方案时,采用了梁柱节点接头浇筑技术,整体大跨度干作业施工等创新性技术,由于施工技术还不太完善,要想保证现场施工质量,及时的沟通和安全交底尤为重要。采用传统的交底模式会面临沟通不及时、交代不清楚等局面,将会产生更大地质量安全风险.
(3)成本控制风险
本工程单体体量大,施工图纸复杂,涉及到多专业的交叉作业施工,劳动力、材料、设备等供应量大,分析起来数据较多,容易出现疏漏。其次,整个工程的分包单位众多,由于理解偏差,在核算工程量时采用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工作量增大,一般的算量软件模型难以实现。同时,项目的日常工作繁重,物资领用单、进度款的报批,签证、变更所引起的工程款的增加,分包单位结算款的计算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工程量计算不准,造价偏差,施工成本增加等风险因素,为了避免这类风险的发生,就要对项目的关键节点及各阶段成本进行跟踪核算,包括合同预算、成本预算、工程结算等.
结语
由于BIM5D技术在我国依然处于初期阶段,相关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较为局限,目前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施工图纸优化、施工进度监控以及质量安全监控,关于工程量及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BIM5D技术之于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转型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可以有效解决各类瓶颈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大力推广以及深化应用。
参考文献
[1]苟少清,刘卓,王喜春,于兵.BIM5D技术在绿色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9(16):26-30.
[2]刘晓逸,苗凤敏.BIM5D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03):142-144.
[3]周妍.BIM5D技术在绿色施工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04):44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