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途径 朱玲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朱玲
[导读]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率却在不断下降。
        安徽中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  246300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率却在不断下降。在这种形势下,要想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人们的用水需求,首先就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时期,对其运行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是确保水利工程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主要内容
        现阶段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主要涵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建设、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看,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运行管理环节,要立足于实际,明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现代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案,形成完备的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工程日常管理、水资源保护、防洪减灾等工作的顺利开展。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求管理部门能够建立起高效的互联互通机制,各个部门能够在相关管理目标的指导下,依据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合理的管理手段,进行应对处理。为更好地应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质效,理顺不同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管理目标、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在水利工程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合理调配管理资源,规划人员安排,在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各项运行管理工作。同时进行运行管理评价方法的完善,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手段予以应对,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
        2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利工程运行管理理念落后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各项管理工作开展较为缓慢,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受到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不足,没有能够真正认识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将自身的工作精力放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层面,因此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环节管理工作,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质效产生了消极影响。落后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理念,容易引发无效管理行为,部分管理人员仍旧延续旧有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在影响整个运行管理水平的同时,造成管理成本增加,对于水利工程的作用的发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管理机制构建不完善
        我国的水利工程多是综合开发以及利用的建设工程,这就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的公益性以及经济效益性的界限无法分清,使得我国的公益性范围内的专项运行管理资金,不能得到准确的运用。同时,有些水利工程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致使其自身的管理责任主体无法得到清晰的确认,导致管理乱象丛生,在出现严重的管理问题后,责任的追究无法落实到实处。
        2.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得不到有力保障
        在防洪、排涝管理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支出的补偿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但由于我国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保护,水价一直不到位,所以水费收入很有限,不能支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所需的高额费用,可另一方面国家对此项公益性支出不予补偿,两者结合必将导致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经费十分短缺。
        2.4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才储备不足
        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繁杂,因此使得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极为沉重的压力,较大的工作压力也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是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限制,使得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科学高效地处理工作中面临的各类问题。最终导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低下,无法保证水利工程系统的安全科学与稳定运行。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有效创新途径
        3.1使水利财政补助更加规范化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水利财政补助与拨款是其运行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此,要想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促进运行管理方式的全面改革,首先就要对水利财政补助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明确财政补助的形式。例如,我国当前部分水利单位的性质为公益性,因此其没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其每一笔费用都需要政府来承担,针对于这些公益性的水利单位,要采用多种灵活的补助形式来有效推动水利事业改革[4]。例如,水利工程的部分维修资金可以通过国家财政进行补助,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就要由非公益性水利单位自己填补,这种填补形式不仅有利于水利工程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也能够促进非公益性水利工程企业开展不同的经营项目,从而提高自身内部的经济收益。
        3.2树立正确的运行管理理念
        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水利工程单位要树立先进的现代化运行管理理念,以此推进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有效化进行。具体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行业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管理;使用科技化的管理技术,改革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降低水利工程的投资成本;要始终的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理念,以此推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3实施管养分离
        实施养管分离,可降低水利工程运行成本,有利于提升整体养护水平。人员管理及编制方面,可将养护业务人员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单独剥离出来,并组建成单独的养护企业。为让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得以实现,为水利工程养护、维护等活动提供充足资金。同时,上级部门应对现行水利养护企业资质标准进行完善。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市场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以规范养护市场,并培育出稳定的养护市场主体。
        3.4加强资源开发利用
        除了要对水利工程本身运行加强管理外,还需要对相关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优化。可结合水资源本身的优势开展多元化业务,如增加城镇生活用水、绿化用水比重及特色旅游等服务等。以水利工程为基础,在保证工程本身效益的情况下,集聚多方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以发掘出潜在商业价值,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5管理与养护分离,降低运行成本
        鉴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入不敷出情况严重,应该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相关事宜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让其成为独立经营的企业,今后通过市场运作进行维护养护工作,这样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来优质低价的完成该项工作。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飞速以及繁荣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中的各行业领域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利用高效的运行管理方式,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仕欣.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及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227.
        [2]孔浩,张旭.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4075.
        [3]祝荣,胡鉴恺.谈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18(18):56,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