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战结合视角下的人防工程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鑫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人防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人防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防地下室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平战时的设计原则,既要满足平时的使用需求,同时要具备战时的功能,实现功能的转换。基于此,文章主要从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的设计方向进行分析,对平战时人防地下室的要求进行探讨,并对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深入研究,提高设计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并提出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防工程规划;平战结合;地下空间开发
        引言
        面对当前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国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人民防空工程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对全面部署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对当前人防工程规划概况、存在的问题、国外先进经验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更好地发挥人民防空综合效益及科学建设综合防护体系提供参考。
        1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人防工程结合的重点
        城市地下空间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商务办公区域、中心区域以及相关的文娱设施、交通枢纽等。在对商务办公区进行建造时要充分结合建筑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并且严格按照人防工程的标准进行开发和建设,做好和平时期常用的停车场所及商务设施和用房等,当然还要确保在战时状态所需要的功能,如人员的庇护和相关物资的储备等安全保障设施。对于商务中心区域的地下综合体的建设其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商业网点地下通道,由此形成一个贯通的商业网点,而且在战时还能作为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但是需要注意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公共交通的站点保持融会贯通。同时,就是针对文娱活动建设的地下人防设施,其在和平年代可作为商业娱乐或者停车使用,但是在战时要充分发挥其疏散的功能,因此在设计时就要保持畅通,建立人行通道和各个停车场公共设施贯通,而且在战时还能作为物质储备和人员庇护的地方。
        2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原则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遵循相关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具备对战时武器爆炸的防御能力,提高承载力。而且,人防工程设计要做到平战结合,对于地下室的布局和开发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建立良好的地下空间开发体系。在地下工程开展中要运用多种专业知识,对于人防地下室的照明、电气、消防、给排水等系统进行协调,满足地下室的功能需要。既要满足防护需要,同时要控制工程的成本,在设计中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平战转换时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并且转换形式需要尽量简单、易操作,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进行转换,要符合使用需求。
        3平战结合视角下人防工程规划策略
        3.1制定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协同发展机制
        制定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协同发展机制是指在编制人防工程规划时,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重要依据,并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同步设计、分期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应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同时兼顾人民防空要求,制定地下空间兼顾人防要求体系,明确平时可利用工程数量、规模、平战转换条件等,并进行系统性梳理,为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奠定基础。
        3.2人防地下室停车库优化设计
        在进行人防地下室停车库设计时,为了满足平战时需求,立体车架的设计形式已经逐渐取消,因为立体车架在应用中会存在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转换不够便捷等缺点,所以需要对停车库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由于人防区的车位数量少,资源紧张,因此需要在设计之前保留车位,加大对车位设计的重视。人防地下室设计要在尽头处设置设备房间,在有限的车库面积内实现停车数量最大化。


        3.3地下空间兼顾人防
        在地铁工程设计和建设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地下空间防护的需要,在设计时要注意以地铁线路作为线索,以站点作为关键节点,充分将地下各个工程进行连接和沟通,形成1个点线面全面贯彻的地下空间防护体系,尤其是地铁的换乘站,必须要作为重点的防护对象,并且有效提高关键阶段的防护性及人员隐蔽和疏散的灵活性。具体的要求如下:(1)所有还未建成的地铁站都必须与其他地块进行有效的连接,而且还要充分确保人防的需要;(2)因为地铁建造是竖向的而且深度很大,故在地铁站点周围的还没有建设的项目或空间均在2层建筑以上,而且人防设施要控制在地下2层或3层,或地下10.000~18.000m的标高处,通过与地铁站点相连,形成一个安全且坚固的防护体系。
        3.4加强管线和防护设备的施工质量管理
        传统设计二维图纸不能反映出各种设备和管线间的关系,所以可能存在很多碰撞问题。使用BIM技术进行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在模型构建完成后,进行碰撞检验,发现和解决水、暖、电、通风等各专业间管线、设备的碰撞,进而优化设计方案,减少了可能发生的变更费用,同时为设备及管线预留合理的安装和操作空间,减少占用使用空间。同时,建设单位需选取具备资质的企业提供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产品和安装,以此来确保人防工程的防护功能。
        3.5开拓人防工程平战结合新思路
        以我国目前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功能来看,主要是结合交通设施及商业设施实现,形式比较单一。而国际上平战结合的开发形式多种多样,开拓平战结合新思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多元化的人防工程开发是大势所趋。在“十三五”期间,北京民防局带头与地震部门开展了人防疏散基地与应急避难场所相结合的试点工作。人防部门与地震、应急等部门就防护资源共享和建设的举措,积极推进防空防灾的相关探索。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各项地下人防功能设施建设综合部署,是我国未来地下人防工程开发应考虑的重要方向,是做好新时代平战结合视角下人防工程规划的必要前提。
        3.6人防工程和市政综合管廊结合
        对于城市来说,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就像是它的血脉,可以保证整座城市的正常运转,负责为城市输送或排放能源、燃气、电力、信息以及电力资源等,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由于综合管廊是埋在地下的,所以它的防护能力比较理想,把综合管廊与人防工程结合在一起,在战争爆发之后可以用来储存物资,还可以实现人员的隐蔽,不仅如此,还可以做人防的应急疏散通道。地下的给水系统和人防工程的供水站结合,能够为人员掩蔽地区的饮水提供保障,地下的电力系统和人防工程的电站结合,能够为人员掩蔽地区的用电提供保障。近年来洛阳市也开始建设了古城快速路、王城大道快速路、辽宁路等一批地下综合管廊;通过把人防工程与地下中和管廊结合在一起,兼顾人防需要以提高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毁能力通过市政综合管廊兼顾人防需要达到互联互通,使地下空间连片成网;市政综合管廊兼顾人防需要,主要提高战时城市生命线工程自身的生存能力,可以提升城市的防灾与抗毁能力,能够为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综合防护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构成元素就是人防工程建设,尽管我国目前起步较晚,具体的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都不足,但是在近些年来我国人防工程建设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规划建设城市人防工程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城市的规划发展,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人防工程建设中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和学科,要求在其建设过程中开拓进取,解放思想,充分结合实践和理论,认真落实人防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爽.城市平战结合人防地下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2]韩国峰.人防地下室电气专业平战结合设计探讨[J].建筑电气,2015,34(3):46-49.
        [3]陈誉瑾.人防工程平战结合设计浅谈[J].广州建筑,2011,39(3):7-9.
        [4]袁航.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