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聚源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属于是高危汗液,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一个行业。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得到了不断深化。其中,建筑行业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针对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确保建筑安全施工。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
导言
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综合效益等直接挂钩,随着建筑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需要各企业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施工关键环节的管理,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经济效益。科学的施工管理,尤其注重关键环节的把控,从全面性、系统性的角度入手,细化管理各个分项、各道工序,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1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1施工管理体系不足
由于工程建设发展比较迅速,这就使得企业的经验积累不足,管理水平还不高,管理体系也还不完善,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指导,使得工程的质量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大多都是隐性的,在被发现之前隐蔽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即使被发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而如果没有被发现,则会对工程的整体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验收时出现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工程的管理问题。
1.2材料选择与存放问题
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来源模糊,尤其是一些小型的施工企业,缺乏材料管控的科学制度,设置出现部分企业为缩短支出,购买质量不达标的原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建成质量。材料进场之前检测手段的不力,使得材料中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再加上建材的储存、领取等多个环节的不标准,使得施工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1.3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他们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施工培训,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不够规范,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不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这就使得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但是就目前施工人员的素质显然是不能胜任的,这就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差生了一定的影响。
1.4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为追求经济效益,追赶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放在首要位置,很多企业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施工企业欠缺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即使制定了科学的应急方案,然而并未组织有效的演练,导致应急事故的准备不足,对于突发事故不能妥善解决,致使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为节约成本,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配备不足,危险源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的排除;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有待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约束力欠缺。
2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性、持续性工程,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将安全评价指标加入到绩效考核行列中,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一旦某一部门发生安全事故,那么此部门的绩效即为零[3]。另外,加大对安全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购买更加完备的、先进的安全保护设备、用具,做好施工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尤其是在一些易发生事故的隐蔽工程中,通过安全检查、安全交底、应急处理模型的创制等方式保障施工安全。
2.2完善质量保障制度
为了加强各工序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应当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其覆盖面的广泛性和精准性。具体包括:施工责任制、材料控制制度、过程会审标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监督和工程验收标准等,每一道管理条例都应当细化到各道具体工序、施工要素中,做好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另外,应当由管理人做好各道施工环节分界点的明确,从而使得各负责人的职责更加明晰,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2.3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生产安全培训
严格依照建设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日常生产安全教育工作,渗透安全防护意识,在经过严格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上岗。另外,还要不断加大设备更新、安全设施维护、劳动者个人防护资金的投入,为生产中的关键安全设施配备足够的安全保障系统,争取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在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要认真坚持“三同时”、“五同时”原则,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要大力培养安全人才,壮大安全技术队伍和丰富人才贮备,并提高其工作待遇。
2.4建立明確的责任分配制度
责任分配制度是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施工建筑过程中,施工种类非常多,所以施工技术非常复杂,不同施工技术设计的施工人员各不相同,其中设计的施工数据更是数不胜数,资料管理人员也非常多。加上不同的施工阶段在结束之后都需要进行施工交接,这样一来,施工责任管理上就非常困难,若是出现各种问题,不能准确寻找到责任人,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因此建立明确的责任分配制度,将技术数据的管理以及应用落实到个人,对每种技术的管理人员都进行责任明确,这样就能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集中工作人员的注意力,能够深入参与到建筑施工中,提高整体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2.5加强现场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监理人员应及时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例如施工材料不合格、设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工艺或操作不当、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不称职等问题要及时加以制止。对于已经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监理人员应以通知单的形式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整改,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对监理通知单进行回复;如果某工序或分项工程在验收时质量不符合要求,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组织验收。监理人员发现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时,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商停工整改。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或复工指令前,宜先向建设单位报告。
2.6加强质量管理信息化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是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技术,是建筑工程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表现,是现代建筑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必经之路。从计算机拥有量、先进管理技术和自动化施工拥有量等方面研究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信息资源。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缺乏的问题,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分析建筑工程个性化知识需求;根据建筑质量管理的特点,提出“互联网+建筑工程”的总体规划,加强“互联网+建筑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出积极构建面向“互联网+”时代的低成本建设项目信息技术模型。
3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施工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顺利按期完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就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想从根本上快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就要在工程中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使得管理更具有专业性,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当然,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对其进行管理也要本着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需要施工建设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施工管理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光福.试论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OL].建筑知识:1.
[2]郭德取.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不足和对策[J/OL].建筑知识:1.
[3]余前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