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孟祥龙
[导读] 摘要:为了深化新工艺应用,提高园林施工质量,对园林施工中的新工艺应用进行了研究。
        身份证:13073219850108XXXX
        摘要:为了深化新工艺应用,提高园林施工质量,对园林施工中的新工艺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园林施工中的新工艺,如水循环利用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工业废渣及砌技术、信息技术等,然后结合园林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探讨了新工艺的应用难点及要点。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
        1 园林施工新工艺
        1.1 水循环利用技术
        水循环利用技术是指对施工过程中的雨水、施工废水、生活废水进行二次利用的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应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而且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具体应用中,还需结合园林工程实际,灵活选择应用方式,保证该技术能与园林工程施工充分结合在一起。
        1.2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主要是指应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比如,应用透水软管可以解决软土层问题,提升土层稳定性。相比于传统工艺,透水软管具有内衬钢丝、PVC 过滤管壁,可模拟毛细管进行渗透,排除土壤中的水分。又如,应用铺垫网进行植被加固,提升绿化效果。这种以土工材料为主的铺垫网,使植物根系深入到防护网中,并在园林植物长成后,与草皮、土壤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保护层。相比于传统工艺来说,这种工艺更加高效。
        1.3 高边坡防护技术
        高边坡在园林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见,如在人工湖施工中,高边坡的稳定性、安全性对人工湖施工质量、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所以,要选择有效的施工技术,提升边坡强度、稳定性,如应用植物进行边坡防护。但在具体实施中需依据植物特点、地形条件、地质特点,合理选择、种植植物,或应用砌体进行边坡防护。
        2 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难点与要点
        2.1 应用难点
        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工艺被应用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但技术应用与管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以致于园林新工艺的应用效果无法得以保证。概括来说,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难点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1)植物生长会受到土壤、气候、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变化性强,容易导致新工艺应用效果无法达到最佳。(2)新工艺的应用不具有针对性。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应用新工艺之时,应结合园林工程实际情况,对新工艺进行优化、调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技术人员在应用新工艺之时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新工艺应用效果无法得到保证。(3)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配合不够协调。衡量新工艺应用成效的关键就是对园林植物种植效果进行评估,而园林植物种植周期比较长,需要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全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工艺能被有效落实,且其应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2.2 应用要点
        新工艺的应用比较复杂,且与园林工程每个施工工序都紧密相连。所以,在应用新工艺之时应充分把握以下应用要点:(1)充分认识、了解新工艺。在具体应用新工艺之前,需充分了解新工艺的实施方法、应用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结合工程实际灵活应用新工艺。以水循环利用工艺为例,水质净化方式包括吸收、过滤、微生物降解等方式,在具体应用中需依据现有技术条件、资金投入,灵活选择水处理技术。另外,在应用该工艺时还需充分考虑园林景观施工需求,确保水循环处理与园林景观施工能有效融合,如在设置沉淀池之时,可在其中种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2)从实际出发,持续优化、调整新工艺应用。

新工艺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应用问题。所以,技术人员要持续关注新工艺应用现状,并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新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在人工湖施工中应用高边坡防护技术,不仅要依据地形、地质选择防护技术应用方式、参数,更要根据后期人工湖施工情况,调整边坡施工参数、工艺效果,确保其防护效果能达到最佳。(3)预见新工艺应用。即充分考虑人文、气候、地理等因素,充分认知、预见新工艺的应用,确保新工艺与园林工程施工需求相符,有效促进园林工程质量的提升。
        3 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3.1 事先做好规划工作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应当注重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在新工艺应用中,应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保证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充分利用施工新工艺,优化工程资源整合,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林地或湿地等资源。借助新工艺开展园林施工,实现工程资源的优化,使用少量的材料达到预期的园林效果,响应国家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在园林施工中,如果草坪作用较小,在设计施工环节可适量减少草坪比例,节约空间种植花卉等植被。在隔离地带设计中,引入枝繁叶茂的乔本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达到预期的园林美化效果。园林施工应根据各个方面因素,如人文环境、气候特点等,在原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施工建设,保证原有特点的同时,适当进行创新,有效节约资金和资源。植被的选择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将花草、乔木等有效结合,形成和谐的整体,增强园林的艺术感,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
        3.2 注重施工技术应用的预见性
        园林工程施工应注重其预见性,以此对整个园林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园林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园林工程设计中,保证园林的长久性,需要做好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具体施工中,应注重新工艺的应用,保证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在新工艺使用前,全面细致地了解新工艺,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保证园林工程在新工艺下顺利施工,提高园林工程整体规划水平,提高园林施工效果和质量。对于任意一种新工艺,在具体的应用中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新工艺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预测。例如,在雨水收集工艺的应用中,部分园林工程地段雨水收集效果不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出预见性分析,如从覆盖层入手分析土壤湿度,提前预估土壤板结问题及微生物繁殖和生长情况。结合土质种类和厚度,优化雨水收集工艺,提高新工艺应用效果。
        3.3 新工艺应用遵循内在规律
        在具体施工建设中,不能够违背园林建设规律,保证园林艺术性,符合人们的欣赏观。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新工艺应用中,立足于工程内在发展规律,满足人们对园林需求。以往园林工程建设偏重于外观美感,实用性较差。因此,有效应用新工艺,全面做好清洁工作,保证安全和耐用的特点,符合园林工程内在规律,有助于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水平,达到预期的园林工程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用于园林施工的新工艺越来越多。若想保证新工艺应用效果,技术人员就要先充分了解,掌握新工艺原理,而后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新工艺,并充分考虑人文、气候等因素对新工艺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强化新工艺应用效果,提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顾章林.论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4).
        [2]李阿丽.新时期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
        [3]朱伟.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在园林工程中的探讨[J].居舍,201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