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 王齐鲁
[导读] 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建设工程是越来越多。

         王齐鲁
         天津市东丽区水务局  天津  300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建设工程是越来越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当地社会环境、水生态环境日影响日趋严重,对生态平衡破坏越演越厉害,为了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融入生态理念,从而更好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证。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生态平衡;应用分析
         引言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推进社会发展,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要全面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能力,要重视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设计分析,以此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效率。在进行分析过程,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分析能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生态水利
         生态水利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进行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路径。它以尊重以及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进行水利开发,推动经济发展。生态水利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与要求,从生态保护的管理的角度出发展开的水利工程建设,构建起适应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体系建设,从而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生态水利的功能就体现在水利工程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理论来恢复河流区域应有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环境的修复仅仅靠单纯引入动植物是远远不够的,重点还应当将河流形态的异质性提升到最优,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原有河道的生态保护作用,从而能够为物种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运用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如果把生态水利工程看成是一个整体系统,那么其包含的各类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状态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成分,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水利工程综合体,从而决定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遵循综合性的原则。
         2.2保护水体系统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工作主要是以水为主体来开展工作,由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还必须重视遵循水体系统保护的原则。将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整个水体系统作为水利建设施工内容,切实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体资源都不受污染与破坏。
         2.3经济安全性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是改造自然,但归根结义是自然的一部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对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进行设计施工图纸,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私自进行修改,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实际应用
         3.1提高水体自净的能力
         水资源作为一项珍贵资源,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是当前我国整体发展的一项重点关注内容与需求,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却不容乐观,依靠人为意识地避免水资源污染是较为困难的,由此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对于净化水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污染是需要予以一定重视的。

水利建设的开展既是为了保障水资源的使用需求,同时也需要切实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涵养水源,在水体内形成一个净化循环系统,这一内容主要是依靠有机的污染物经过氧化作用后变成无机物,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可以增加鱼道等来确保水中氧气足够,有利于污染物的转化。
         3.2为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提供更好的空间
         在兴建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对河流、岸边、水道的种植物展开深入研究,保证动植物能够同水利工程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并且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还需严格依照自然生态中的地貌和地形特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在水利项目周边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当中,河堤坡脚处有了很大的孔隙,与此同时此处还拥有非常多的变化带,因此来说,此区域位置就非常适宜各种生物的生产,可为鱼类提供一定的生长场地,同时,还可以利用河堤两旁的树木和草丛为鸟类和昆虫提供必要的栖息地。
         3.3为工程区生物创设良好的生态空间
         在水库工程施工中,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为工程区生物创设良好的生态空间。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对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构建水环境和生物互惠生存空间。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生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具体来讲,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工程材料;选择适宜当地的树种、草种;选择适宜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经济任务;选择适宜当地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树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符合当地政策、规定。
         3.43统筹兼顾水生态水文化
         在实施水利工程的项目设计时,需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综合兼顾节能减排、环境及水源保护、水利文物及相关的传说、水利人文精神、领域内的相关知识、法规宣传等内容,将水利工程项目打造成为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及美观性等多种特征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以安全为首要前提,同时以保护生态为基础,综合融入文化、民生及实际的地理及经济等情况,充分调动现有的自然等方面的条件,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对生产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将工程建设与当地民生和谐共融。如在完成堤防部分的设计规划时,实际上多数的堤防兴建于与当地居民栖居地距离较近的位置,因此在保证堤防的抗洪性能之外,还可结合地方实际的环境建设情况新建休闲娱乐等活动区域,促进提升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的生态性特征。在不影响防洪措施的情况下,可不对生长于岸边的植物进行全部清除,适当保留也可优化岸边的绿化效果。此外应注意重点保护自然形成的沙滩区域,同时将堤防周边的山体和空地进行综合改造,形成适宜人群休闲和健身的场所,尽量丰富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此外还可加大水利相关的知识、故事、艺术作品及法律发规等内容的宣传普及,以生态理念贯穿水利项目设计与建设的各个方面,时刻以把保护水文生态、建立和谐的项目工程作为最终目标,使水利工程不仅具有工程本身的使用性特征,同时还能兼具生态文明,进一步提升对地区环境和人民的贡献度,真正体现出工程的生态理念。
         结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会不断地增多,这种趋势使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由此可见,我国在的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无论从市场需求、水利工程技术发展来看,还是从人们日益增强的生态保护意识来看,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应用的前景都是十分广阔的。但是,要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生态水利工程学中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从环境破坏的源头做起,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控制、对生活生产垃圾的科学分类等办法,来减缓生态破坏的速度,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再生资源量的增长争取一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派.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7):221.
         [2] 马洪海.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82.
         [3]黄腾,宋兴,冷荷香.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式之研究[J].中华建设,2019(6):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