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贝光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农田水利是以改善农业生产用水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黑龙江省共青农场水务局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213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农田水利是以改善农业生产用水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只有针对当前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才能进一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农业经济增益。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才能让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有效避免了不利的环境条件而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农业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说明我国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从管理层面抓起,规范合理的管理工作,能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事半功倍。
        1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首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范围较为广泛,其属于公益性工程,重点在于服务农业,为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提供保障,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要想发展农村农业,应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保证农田供水充足。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对部分缺水严重的地区,其农田水利的引水和抗旱作用尤为突出,引水工程建设区域位置的确定对整个水利工程日后的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最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农村,政府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主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公益项目服务农民。正因如此,此工程难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工程管理较为懒散,制约了其管理和发展。政府需不断对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和管理才能确保其持续产生社会效益,同时使用者也需注重保护资源。
        2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指农业相关的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其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可强化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影响着区域的农业及经济发展。农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干扰,对农业造成不良影响,如洪水的发生或者干旱的发生以及其他恶劣的天气等,都会对农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将以上损害减少,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农田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全企业、全员、全过程抓安全的氛围还没形成,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培训教育跟不上,职责不清,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费用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投入不足,全员安全意识不强,抓落实的力度不够等,以上这些问题在施工企业普遍存在。
        3.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是部分地区的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体系不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落后,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部分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利益,没有制定出符合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的水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
        3.3施工单位高素质的安全专业人才不足
        虽然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但接受过系统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并不多,加之平时缺乏安全应急救援演练,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完全适应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3.4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较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骨干青年越来越少。青年人选择移居至城镇,留下的许多高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这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自身经验,缺乏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认知,导致灌溉技术无法普及。

不先进的农业灌溉方法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进而制约我国农业向前发展。
        3.5工程建设缺少科学规划管理
        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前缺乏科学的规划,在工程进行中缺乏科学的管理,造成了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出现一些不达标的工程,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这个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现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理念有关,许多工程人员并没有科学规划管理的意识,甚至缺乏专业管理规划人才,以至于部分工程不仅没有达到为农业服务的效果,还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在管理方面,部分管理层人员对工程实际情况并不了解。
        4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对策
        4.1建立健全相关农田水利管理机制
        要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从管理制度开始加强,建立健全相关的农田水利管理机制,能为未来工作带来众多便利。我国现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已经较为过时,无法适应新时代下的农业发展,因此需要做出创新改变,从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重点多方面改造,立足于实际,与时俱进。尤其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必须得到提高,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加强管理能力,努力推动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前瞻化发展。其次,加强管理人员与实际工程施工人员间的交流,避免“盲人摸象”式管理,管理层与基层不可脱节,要根据建设实际情况来做出下一步的规划和方针。
        4.2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为了普及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相关部门应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一是通过广播或专题宣讲的形式,给农户宣传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户节水的积极性。二是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让农民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在实际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三是灌溉管理者根据灌溉地区特定的管理条件,设定合适的灌溉管理目标。一方面促进当地农田水利项目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3建立健全相关资金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经费需要经过严格的管理审核之后才能使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能避免一些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对每笔资金的流动和归属都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相关审计部门也要做好审计工作,保证其资金的运转流通都符合相关规定,保证合理合法地使用。同时,监督部门也要做好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做好资金的使用,可以保证农田水利各项工程步骤落实到位,避免出现一些偷工减料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也会避免因为资金不足而延长工期、工程完成度低的问题。做好资金的管理和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4.4保证安全措施费用投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足额的安全措施费用投入是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为项目管理者提供足额的安全措施费用,并对费用使用加强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一是安全措施费用要及时拨付。二是“安全三宝”必须落实到位。三是安全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悬挂在醒目位置。四是加大检查力度。安全措施“三同时”制度未落实的,不准开工建设,安全隐患未整改的,禁止复工,将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直接影响项目效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并非不可控,只要项目管理者高度重视,心中装着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安全警钟长鸣;社会、政府监管部门、企业齐抓共管,人人重视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预防措施得当,安全制度健全且落实到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依规操作,安全风险就一定会降到最低,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许建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5):63.
        [2]魏纪清.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中华建设,2019(06):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