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王新茂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新茂
[导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机械工程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提升经济效应、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机械工程的运用中得到了工程行业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实现了生态、社会价值的统一,现已成为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身份证号码:14230319891113XXXX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机械工程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提升经济效应、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机械工程的运用中得到了工程行业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实现了生态、社会价值的统一,现已成为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与特征,详细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实际应用
        引言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也已经逐渐成为机械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机械工程的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中的自动化操作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了解并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必要。
        1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是一种较为智能的技术,它是将传统的机械工程技术中注入进了信息、电子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从而使机械工程技术的整体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所涉及到的技术种类繁多,比如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机械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等。从而将工业生产经历了智能时代的变革,实现了智能化操作的理想状态。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技术,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工程机械的制作精度及质量,并且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也将运行的速率、生产的效率都进行了优化,从而促进了此项工业生产的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由硬件跟软件组成,其中的传感器、信息处理器、基本单元等构件称之为硬件,传感器主要的将变量传递给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相当于一个中转站,接收于外部的输入信息以及内部的检测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就行处理、分存,之后在进行发送,主要是传送给机电一体化中的具有执行力的执行结构,这就包括电磁结构、机械结构等,可以进行运动生产的构件这些构件会接收控制信息,从而去执行,就形成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生产流程。由于机电一体化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其在工业制造的其他产业上也逐渐的普遍被应用,已成为机械设备发展的必要技术支持。
        2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势
        2.1减少人力成本
        机械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通过远程自动技术实现运作,将过去人为操作的程序减少,将工作环节简化,并使统计运行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极大的缓解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力成本。在实践中,利用流程化方法,进行系统自动运作,还有效帮助运行人员筛选并了解其中的重点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为后续运行提供参考。
        2.2安全性能更好
        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监督与预警的预警防控功能,不但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还能够为工作者的安全提供保障。结合正常情况下机械工程的状况,其预警防控系统,能够帮助机械单位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测,进一步剖析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有利于在第一时间解决,降低不足带来的影响以及经济的损失。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1包装机械
        现阶段,多数企业在包装机械方面,仍选择控制连杆或齿轮构造技术,实质上分析传统构造的方法,均属于单一性的控制电路及连杆结构,增加机械包装的流程,调试机械维修的难度。若一体化机电技术能替换原有的机械包装技术,有助于缩小部件的体积,降低机械消耗。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包装机械的应用中,逐渐呈机械化发展趋势,在产品包装的生产、设计方面均可实现自动化运作,合理性设计包装系统,可充分展现包装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并在微电子技术的辅助下,可提升包装工程的效率,满足低耗高效的包装机械要求;在包装调试的过程中,有助于实现测试、控制功能的同步进行,有助于判断食品包装的卫生程度和安全性。
        3.2减少能耗
        节能减排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发展对策,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能耗。过去的机械工程中,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效率很低,不能将其价值充分发挥。而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节能器、控制器等设备使能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能够提高运行质量。例如,某市在使用挖掘机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增加整体利用率使用了新型液压挖掘机取代过去的设备。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结合操作要求,发挥监督作用,分析运行过程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解决,避免经济损失。因此,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于机械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3产品开发
        随着人工智能、数学概念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高速运行、便捷、灵活的优势,可在机械设备的空间中进行较为复杂的机械操作,该系统可开发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产品的开发中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智能化、自动化的新型机械结构进行了全面创建,摒弃原有机械构造的同时,增添了全新的产品功能。
        3.4实时监控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智能化技术作为支撑的,实时监控的功能就是在机械工程中,对制动、执行等过程的监察。例如,当相关环节发生运行异常的问题时,该系统会自动报警。并且在自动化审核运行中,系统会以核算时间为基础,无需顾虑时间上的限制,在自动化出现问题或是没有满足要求时,相关运行人员就可以利用智能化监督系统,将问题及时呈报到相关机构,同时向机械工程推送报警提示,便于在第一时间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或修复。智能型断路器的脱扣器对于设备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其一旦发生损坏的问题,断路器就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脱扣器中安装的特殊线路,能够定期循环对智能脱扣器进行检测,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其状况,在发现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有利于在最佳时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修理或更换,为智能化断路器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3.5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时候,有专门的应用系统组成的软件,方便操控生产,现如今,同业较为熟知的软件应该是Z80-CPU,此软件具有运行成本低,运行环境好,运行模式比较稳定的特点。这就给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避免了一些应为系统不稳定造成的损失,为企业的生产造成阻碍。此软件在实际的应用时,将资源合理的利用,避免了浪费,同时避免了系统运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数控机床是对于精度要求十分的高的一项设备,它的操作台及操作道具的精准度是十分严格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经过调试运行之后,会保证二者的运行方向满足于坐标轴的要求,保持着一致的状态。
        结语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面十分的广泛,在工程机械设备中发挥中重要的意义,促进了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的精度,优化了产品的质量。对于比国际领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我国现阶段其发展稍有不足,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不断的探究与创新,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完善,从而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提升,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机械设备中去,以及其他工业产业之中,为强大我们的祖国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晶晶.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8):129-131.
        [2]何瑞华.我国机械设备发展与展望[J].设备工业,2019(12):7074.
        [3]蔚海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其趋势展望[J].中国金属通报,2019(6):25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