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植筋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任江华
[导读]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现代多建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身份证号码:41128219851117XXXX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现代多建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许多新的技术,植筋技术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新技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钢筋技术;工程应用 
        1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进步,并且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而植筋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逐步被应用在工程建设中,植筋技术就是指在植筋的位置打孔后借助粘合剂让混凝土结构当中的一些金属构件产生握裹力,有效提高工程自身的稳定性。 
        2植筋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植筋技术是在需连接的旧混凝土构件上依据结构的受力特点,确定钢筋的数量、规格、位置,并在旧构件上经过钻孔、清孔、注入植筋粘结剂,然后插入所需钢筋,使二者通过结构胶粘结在一起,最后浇注新混凝土,从而完成新旧钢筋混凝土的有效连接,达到共同作用、整体受力的目的。不仅具有有施工方便、工作面小、工作效率高的特点,还具适用范围广、有适应性强、锚固结构的整体性能较好、价格低廉等优点。
        3植筋的方法 
        3.1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编制拉结筋配料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作皮数杆,标明墙体砖(砌块)的皮数、灰缝厚度,以此确定植筋的高度位置 
        3.2测量放线 
        要严格按照施工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来确定植筋的具体方位,同时还要对植筋位置进行放线定位,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标记,在这一基础上还应该更加全面得了解混凝土结构内钢筋分布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混凝土保护层,这样就可以有效得避免钻孔过程中发生十分严重的损坏。 
        3.3钻孔 
        在钻孔前剔凿掉装饰层,露出结构基层。根据结构竣工图或钢筋探测仪器普查原有混凝土结构内钢筋分布情况。按设计图纸要求在施工面划定钻孔锚固准确位置、孔径。根据工艺要求一般为钢筋直径d+6~10mm或由设计选定。钻孔根据钢筋直径、钢筋锚固深度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20mm以内孔径用冲击钻;20~40mm间可用手持金刚石钻机;40mm以上用吸附式金刚石钻机;砖墙用电锤钻孔。要求两台电锤在同一面墙上工作间距不小于5m,以免引起较大的振动,混凝土用静力钻孔机(水钻)打孔。钻孔按要求一次钻到规定深度。按施工顺序每钻孔成一定批量后,请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竖向孔要立即用木塞等将孔堵上临时封闭,以防异物掉入孔内。 
        3.4清孔 
        使用比较硬点的塑料毛刷对孔内混凝土的粉末和其他杂志都要予以清除,然后再用压缩空气将所有的粉末清理出来,多次重复该操作,直到孔壁的内部没有灰尘和杂物为止。同时还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将孔口进行临时性封闭。


        3.5钢筋处理 
        检查钢筋是否顺直,用钢刷刷去锈渍,用乙醇或丙醇清洗干净,晒干使用,无锈渍钢筋既不可使用除渍工序。 
        3.6配胶和注胶 
        植筋胶材料与工艺本身有关,所采用的材料与提供材料厂商所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指标一致,根据植筋胶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种类要求配置,注胶要求一次完成。 首先将植筋胶直接放入胶枪中,将搅拌头旋到胶的头部,扣动胶枪直到胶流出为止,第一次打出的胶不用,待胶流出均匀的灰色,方可使用。注胶时候,将搅拌头插入孔的地步开始注胶,直到注胶孔内满三分之二即可,每次扣动胶枪后,停顿5-6秒钟,再扣动下一次胶枪,注入下一个孔时,按下胶枪后面的舌头,因为胶枪为自动加压,避免胶继续流出,造成浪费,更换新的胶时,按下胶枪后面的舌头,拉出拉杆,将胶枪取出。
        3.7植筋 
        植筋应在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为保证胶体饱满,注胶完成后,将加工好的拉结筋植入端蘸少许胶液,缓缓插入孔内。操作时要边插边沿一定方向转动,使植筋胶与拉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黏结密实。拉结筋在植入前应彻底清除表面浮锈和油污。拉结筋要插入孔道最深处,常温下保证24 h不扰动(或可按照说明书时间控制)。 同时,植筋采用的钢筋无特殊要求,均采用HRB335带肋钢筋,应符合GB1499-1998国家标准要求,并要求采取机械切断。钢筋植入深度以C25混凝土对应控制值进行控制,高于此标号,混凝土仍按此标号进行控制,植入深度应扣除混凝土表面剥落层以及出现裂缝层。 
        3.8 固定以及养护固化 
        钢筋在植入的过程中位置会有所偏斜,故钢筋插入孔内后要调整钢筋使其与混凝土构件面垂直、水平、不偏斜,并保证其位于植筋孔的中间,不偏于一边。并应安排专人在常温下进行一天的保护,使其完全固化,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良好胶结。若气温低于15℃时应采用人工加温( 碘钨灯照射或其他加热设施),但加温不得超过40℃。并延后下道工序开始施工的时间。
        3.9 检验
        现场检验采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系统作拉拔试验。
        4 结束语 
        经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植筋技术的技术内涵、原理以及植筋技术的具体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要从中充分认识到植筋技术的重要性,并且牢牢把握,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不断总结、分析,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1]江见鲸.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5-46. 
        [2]丁先进. 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施工法[J]. 宿迁市建筑业,2006(3):12-21. 
        [3]张亚岸.植筋技术加固原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与发展[J].建筑施工.2009,2.
        [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