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 沈磊
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地质灾害也越来越多,在地质灾害的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勘测技术。本文通过对水工环地质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实际应用的人群带来帮助。
关键词: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灾害治理
引言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而且其发生也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并且,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展开,也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一定程度说明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与改良措施,实现对地质灾害问题的有效避免。
1水工环地质技术的阐述
水工环地质技术主要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着重针对地表下层的地质结构展开深入的勘察,以此让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问题出现,降低大自然对我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的影响。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水工环地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领域愈发广泛,并且其效用也随之完善,由此表明,将水工环地质技术合理的应用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探讨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1在地震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应该针对地震灾害治理的应急方案进行基于水工环地质技术的设计。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震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作用,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确定矿山水工环地质信息可以极大程度的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在水工环地质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水工环地质信息确定矿山的采空区。在此基础上,根据人工激发出的地震波在矿山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路线以及时间,从而探测矿山地下岩层界面采空区的埋藏深度和形状。与此同时,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认识矿山地下地质构造,确定矿山采空区剖面特征。矿山采空区的剖面特征主要包括:反射波的不稳定性以及不连续性和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因此,有理由相信基于水工环地质技术能够获得分辨率更高的矿山采空区剖面,可以详细描述出矿山采空区综合探测的具体情况。为了进一步满足矿山采空区综合探测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对矿山采空区剖面特征进行较为细致的配比。这样一来,可以充分结合水工环地质技术,合理制定出矿山采空区综合探测的探测类型及探测程度,更加贴近地震灾害治理工程的实际应用。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震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早已经不是纸上谈兵。应该加强该技术在地震灾害治理方面的应用推广,致力于为矿山开采工作带来的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地震灾害的发生。
2.2地面崩塌的治理
在我国的地质灾害中,地面崩塌相对比较常见,地面崩塌拥有很高的危险性,通常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当一个地区发生地震之后,引起了地面崩塌,这样不仅仅会对国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救援人员的救援进度,加大救援难度。针对地面崩塌这样的地质灾害,通常以预防为主,通过减少地面崩塌的发生概率,保证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影响。比如,在进行资源开采时,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开采计划,避免因为大规模开采导致地质永久性损伤。在资源开采结束后,应该及时进行事后修复工作,将对自然的损伤降到最小。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地面崩塌这一类地质灾害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通过对异常区域进行全面检测,了解区域的地质变化,预测出地面崩塌的概率,并根据预测数据提前采取应急措施。
2.3地质雷达技术
将地质雷达技术合理的应用于现阶段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同样可以展呈现出良好的效用,该技术便是短距离探测,实际勘察结果的精准性以及分辨率一样能够获得一定的保障,由此便能够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相应的服务。就地质雷达技术的合理运用来讲,该技术必须先在地面利用电磁波不断朝地下传播,而在这过程中若是遇到十分突出的障碍物,那么便可以返回地面,以此便可以按照电磁波实际的运输情况,对地下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进行电磁波分析工作时,最为关键的就是对电磁波频率与振幅进行有效的控制,精准、切实的展现出地下结构的主要特性与各种地质种类的分布情况。
2.4在滑坡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结合对以往所发生过的滑坡事件研究,发现很多露天矿边坡实际治理过程中虽然实施了治理工程,但施工结束后再次发生滑坡,因为该滑塌体位于采场边坡的上部,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在实施滑坡灾害治理工程时,若面临露天矿边坡治理这类复杂地质条件时必须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合理加密勘察点。首先,在滑坡灾害治理工程的工作区域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能少于6组,排除取样的偶然性。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按照水工环地质技术周边线以及角点布置勘测点,由于在滑坡灾害实际治理过程中会对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产生影响,当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必须在原有两个勘探点中间增加一个勘察点,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查明水文地质信息具体变化。尤其是在滑坡灾害严重、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以及残积土地区,必须结合水工环地质技术,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布置适量探井。在滑坡灾害治理工程中,还应该根据水工环地质勘查信息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结合上述地质灾害实地勘察点数据的定量分析,划分地质灾害评价等级。在分析灾害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周边主要建筑物的划分。其次,结合水工环地质技术进行治理规模的分析。最后,依照国家标准的地质灾害等级划分标准确定滑坡地质灾害评价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治理工程。结合当地滑坡灾害治理工程的实际要求,针对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滑坡灾害治理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不能用管桩,其余地方全部用冲孔桩。大体确定基础勘测形式后,可以根据水工环地质技术得到的临近地块的地层情况,将两项数据相结合,得出一个初勘的深度。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
2.5地裂缝的治理
通常地裂缝的表现形式为区域性的地质结构断裂,因此在使用水工环地质技术进行地裂缝的治理时,可以针对地裂缝不同的诱发机制来进行详细监管。比如,可以通过对地下水的监测来确定地质的稳定情况,在人工开采地下水时,可以通过及时沟通来保证地下水的开采适度,避免对该区域造成伤害,通过对地下水的预警,来保证对地裂缝的防治,降低地裂缝的发生概率。
结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既是自然灾害治理的基础,也是进行地质灾害分析的基础条件。而其在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需要通过其在工程地质环境勘探、现场勘查与调查的加强、提高人员及时能力、保障地质环境勘察的质量、提高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调控,实现对自然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董斌.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188-189.
[2]熊伟.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7):228-229.
[3]燕强珍.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5):290,292.
[4]贺印豪,陈肖,郑晓军.分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47
[5]陈小巍,杨辉鸿.分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