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线安全培训与学习服务系统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9期   作者:方燕红 胡玉广
[导读] 本文主要以船舶造修企业安全培训与管理实务为基础

        方燕红  胡玉广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1319
        摘要:本文主要以船舶造修企业安全培训与管理实务为基础,简要阐述集安全培训服务、在线安全培训、船舶安全资源分享、船厂安全管理于一体的在线安全培训与学习服务系统在船舶行业的应用。通过在线服务系统实现线下培训与线上服务相结合,安全学习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紧紧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纲要的要求,推动船舶行业传统安全培训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改变专业知识以往固有展现形式。同时利用数据分析反馈技术,不断改进安全培训教学资源的形式,实现为从业人员精准推送安全知识,通过后台实现培训前需求征询、培训中过程管控、培训后结果反馈,夯实安全培训责任主体落实,借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效果的提升和培训班级的科学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培训的技术基础,达到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在线 安全培训 学习服务 船舶行业   
1  引言
        据中国船舶报报道,近年来因船市低迷,劳动力短缺正成为船舶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劳动力青黄不接,招聘工人也越来越偏远,企业随之面临的便是一线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普遍存在用工风险高,工人流失大等现象,企业的管理成本高等现状。而船舶行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作业环境特殊,呈现作业人员密集、行业认知少、作业工种多、作业要求高的特点。以上海长兴岛某造船厂为例,截止目前已新进农民工5000余名,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疫情防控在2020年中长期或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常态化管理要求实施安全生产培训,尤其是招工集中进厂的时间,毕竟企业场地和教师资源有限,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安全管理和培训的工作量和压力都变得更加繁重。线上安全知识培训和资源服务的应用可有效缓解各企业安全培训压力和管理难度,实现与传统培训的优势互补。
2 线上安全培训系统应用功能
        在线安全培训与学习服务系统平台包含PC端资源服务平台、后台管理平台、手机端平台(H5网页形式及APP形式)三大部分。其中PC端前端平台及手机端平台可满足用户在线知识库检索、在线资源浏览、在线学习、在线答题、接收推送资源等功能;PC端后台支持系统管理员及分组管理员进行平台数据维护、用户管理、资源管理等后台管理类操作。
        在线安全培训与学习服务系统平台是在船舶生产安全知识库、船舶安全生产技能知识库及船舶生产技能与安全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移动终端技术为船舶行业从业人员打造跨终端在线平台,包含在线及随身知识库、在线学习、在线直播培训、在线资源浏览、在线自测、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学习过程跟踪、数据统计分析和精准推送等,以帮助船舶从业人员高效完成学习,更好掌握安全技能理论知识。
        平台应用可以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实现科学动态的人员信息管理,通过检索单位、姓名、工种、应培训内容、实际培训等条件,实现系统内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电子档案的各类参数的检索、导出、统计,企业可同步实现PC终端和线上可记录、可检索、可追溯,大大地提升安全培训日常工作效率,并为安全培训工作研究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船舶企业常用的安全培训管理以办公统计软件为主,到目前为止仍未实现“一人一档”的管理,个人培训信息数据不全面不完整,统计方法传统不高效,还存在统计盲点和管理弊端。平台系统的人员信息管理模块及时补充了以上传统统计的薄弱点,通过后台数据自动化分析手段,实现人员属性信息的个性化统计、分析、过程监控管理和评价,以及实现资格类证书动态化管理,为企业人员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明显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功能模块的开发应用基础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大型船舶企业的广泛应用,安全信息管理顺应时代要求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大量的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再用传统的方法去管理,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求,计算机高速的运算能力、存贮能力、数据精度能力,尤其是通过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着力推广信息化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结构化思维结合业务管理特点呈现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知识框架体系以及辅助应用功能模块,同时为后期信息功能迭代提供可能。
3.1 基于用户的安全知识资源建设框架体系
        安全知识资源建设是平台应用的核心。主要是将国内船舶制造行业领域的技能知识、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资源进行深度碎片化加工,知识元提取、关联关系标引及分类,经行业专家委员会整理评定后形成针对不同工种的技能与安全专业知识体系。

同时,以技能知识点为单位关联各类型资源,形成以工种为单位的技能与安全知识库,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在线课程、直播课程、在线答疑交流、在线自测、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功能实现一线生产人员的在线学习,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专业知识的个性化精准推送,提升用户知识掌握的程度。
        以基于用户的安全知识框架体系(涂装工)为例:
        
        依据船舶造修的工艺流程,分解各岗位及工种实际操作工序,在此基础上叠加各环节的安全知识要点,通过技能知识存量唤醒建立安全知识体系,实现碎片化学习资源的重组,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针对性、实用性以及普适性更强,同时通过学习反馈不断优化安全知识结构,最终实现“千人千面”的安全知识个性化推送。
3.2 培训数据管理系统
        目前企业的安全培训信息管理还处在excel表格登记阶段,人员信息管理和证书管理需要人工实现检索、统计,人员信息和单位EPR员工信息导出、匹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往往出现到期复审不及时,初培人员错过报名考试,书面档案查找费时费力,培训课程记录查找有困难,设计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时,无法及时甑别,导致安全培训出现炒冷饭、重复讲的状况,严重影响培训质量管理和评价,不利于安全培训的可持续性优化管理。
        培训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人员基本信息情况数据库,一级、二级、三级单位数据库,培训证书管理数据库,以及培训单位、地点、时间、课程及授课教师,为企业安全培训数据的多维度统计提供了依据,同时系统有自动时钟功能,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设置提前通知培训负责人员并同步短信发送至应培训人员,确保信息及时反馈。
后台培训数据管理示例(二)

4  平台在线学习应用效果分析
        2020年4月,中国船舶工业安全生产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策划各专业讲师录制了包括船舶企业本质安全、船舶造修企业现场管理、防火防爆技术、典型案例、动火作业审批和管理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有限空间作业等专业课程40门,200多课时的课程。其中涂装作业审批安全培训首先在沪东船厂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中进行测试。
        平台应用示例(三)
        以涂装作业操作线上课程为例(测试账户登录),线上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简介,课件、课程通知、课程答疑、课程笔记和课程统计。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系统平台注册登录等方式进入我的课程开展学习,后台根据每个培训项目的要求,对用户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实现个人用户和企业批量用户管理,重点是加强学习过程的管控。通过课程学习中插入的答疑环节,提前设置禁止快进模式,通过安全知识点结构分解实现全过程学习互动,满足多次学习确认的条件。同时一个培训项目内置不同的教学形式和师资配备,部分理论知识用MG动画立体展现,实训技能类通过视频了解,细化过程和技能要点,抓重点难点,真正意义实现讲明白、听得懂、学得会的学习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培训一直是各企业的难点和痛点,不仅考验老师的专业性、知识面和授课水平。随着爆炸式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大部分船舶行业尤其是军工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和资源获得的渠道单一、信息不及时,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共享少,通用行业的知识无法适用于船舶行业的应用,随着工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整理、分析、应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平台的资源整合和再加工以及行业专家的知识标引形成体系化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将精准服务船舶修造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改变了船舶制造业从业人员传统安全培训的形式,缓解企业资源稀缺紧张的矛盾,同时提升用户的培训体验和培训效果,辅助管理人员建立科学的安全培训体系,获得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企业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实现有的放矢的教学管理,有序推动教学回顾和改进,系统地完成企业安全培训的质量监控、管理和评价,达到提高船舶行业整体安全培训管理水平和不同从业人员应用技能提升的目的。
5 结束语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全体员工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隐患”,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大局,是推进社会安全发展的技术支撑保障,也是贯彻“科技兴安”战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船舶工业安全培训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统筹了船舶行业安全生产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知识培训,实现了线下实训操作培训的有力补充,解决了今后疫情防控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培训的工学矛盾问题,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合法合规管理,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奠定了信息管理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