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9期   作者:俞开宇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俞开宇
        麻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股 湖北省麻城市438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于建设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在城市化建设中城市规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对城市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对策探析
        引言
        致力于协调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建设中无论是对城市建设形象还是对于城市建设整体内容质量的保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发现在协调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1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1.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指的是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分析和预判过往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关的规划设计,确定城市建设方向,使得城市竞争力得以提高,在城市构成中可以形成独特的魅力。城市规划时为了确保城市更加合理的发展,立足于城市整体发展全局,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化安排的制度,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未来方向可以起到有机的协调作用。
        1.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本身进行合理设立,使得美观、实用、经济可以有机结合,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上保证各方面需求,使得建筑物更加的合理、科学。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背影,以建筑设计为纽带可以使建筑外观与时代特点进行完美结合;同时,在满足时代特色和建筑特点之下,我们需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达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相互协调的目的。
        2城市规划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城市更新”,当城市出现了功能衰败、活力丧失、不适应新时代等问题时,就需要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更新和功能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更新,其实是一种常态。对不同城市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城市问题。对于还处在成长、扩张阶段的城市,应给予支持,实现精明扩张;对于经济、产业、空间等仍在优化的城市,应采取改革措施,促进空间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精明调整。而在我国城市经历过高速的扩张和经济增长后,部分城市出现城市收缩、功能衰退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应顺应发展规律,通过精明的收缩手段,对其产业结构、城市功能进行调整,促使新产业、新功能、新社会形态的出现,实现“涅槃重生”。城市作为经济、文化、社会的载体,它是有记忆的,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城市更新不应该像过去的旧城改造一样,忽略城市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全部一扫而空。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同时需要“留住记忆”,要有精神文明的建设,要在原有文化价值和历史记忆的基础上注入新功能,整合出新的城市空间,把城市资产进行价值升级,从而提升城市更新后的综合价值,让未来的城市“活”起来。此外,城市更新应该避免与新区建设相同,从政策、规划和建设上都要区分开来,要在梳理清楚原有城市格局的基础上,找出最大约束力,然后采用小规模、渐进的方式进行更新改造,才能发挥好城市更新最根本的实效。《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对突发事件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现提出以下任务。《重点任务》共包括28项重点任务,其中第八项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任务》指出,“(八)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实施,促进重庆市、四川省通力协作,加大成渝地区发展统筹力度,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强交通、产业、环保、民生政策对接,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培育形成新动力源。”上述任务重已经明确指出尘世设计与经济发展的目标性,对此应当顺其发展方向,加大经济发展与管理力度。
        3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规划策略
        3.1加快信息接收及处理效率
        传统城市规划及建设中每一个方案的制定均需经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主要因为其所使用的技术手段较为传统,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方式对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及处理,而大数据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规划的权威性及可操作性。在大数据环境影响下,快速对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减轻了整体的数据处理工作量以及缩短了相应的工作时间,能够更加实时和直观的了解到城市的规划所用数据情况,随时对所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考察和整理,以便及时进行城市规划的调整。
        3.2实现海量信息资源的分析
        大数据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城市规划中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有明显的助益,就城市规划方面来讲,城市交通规划中如何掌握各城市地区的人流量情况,对于整体公交网络的布设和规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传统公交刷卡为基础的数据分析,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的分析效果,但准确率较低,加上传统数据统计分析中所投入的人员力量比较大,规模较为复杂。因此,统计难度比较大,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对各航空班次以及铁路班次数据进行全面挖掘,同时通过手机用户移动定位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各个城市之间的人流量活动情况,从而为相应的建设布局提供准确的参考。
        3.3增加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度
        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主要的方式为专家领导进行规划,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其在实际城市规划中的主体也有所变化,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与传统相关宣传、问卷调查以及讲座推广等方式相比,大数据信息的完善和处理能够更加准确的引导公共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对于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也有明显提升,数据传输以及处理效果有所增强。与传统调查方式来对比来看,社交媒体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速度更快,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公众对于城市规划的意见和参与性。同时,可对各类信息及关键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挖掘,对于专家相应城市规划的制定能够产生一定的参考性,专家决策也可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能够帮助公众更加真实准确地贴近于城市计划,对于各种从而提升公众对于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3.4协同化编制策略的进一步提升
        信息量大、精准度高、涉及时间长是大数据的主要特点,协同化编制策略的改善,对于大数据整体处理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各类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能够对于居民活动情况数据流量情况以及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有更精准的把握,同时能够将其与实际社会经济变化城市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等相结合,为城市土地规划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内容。有助于各类信息的进一步统计和协调,可将不同信息进行科学共享,完善空间一体化建设工作,从而,完成各类项目审批建设的相关管理机制,对于城乡等各地区的各类资源进行充分的协调匹配,确保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和智能性的提升。
        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建筑日新月异,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挑战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于二者的相关性研究意义重大,明确二者的内在联系,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虽然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分属两个设计,但二者之间关联密切,存在着千里万缕的联系。建筑设计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而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又有一定的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立一套完善的设计审计制度对于二者的协调发展以及实现城市化的有效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彭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浅析[J].建材与装饰,2020(18):107+111.
        [2]耿静.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