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辽宁交投公路科技养护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工程施工质量也在显著提升,这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一些早期建设的公路桥梁工程在长期投入使用之后出现了多种病害问题,不仅会威胁行车安全,还会对其自身的使用寿命带来极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桥梁施工过程中未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且养护措施不到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加固维修技术增强公路桥梁工程的稳定性。文中在对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和加固维修的意义进行阐述后,分别探讨桥梁施工管理技术、养护和加固维修技术措施,以期能够保障桥梁工程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公路桥梁;加固维修技术;施工管理;养护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数量也随之增多,在此种发展背景下,如何提升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保证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成为当前各建设单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通常来讲,需要结合区域的行车需求对公路桥梁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承载力能够满足行车要求。因此,在施工时,应加强对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工作,并且在投入使用后做好养护工作,及时发现桥梁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增强桥梁结构稳定性。
一、桥梁施工管理、养护与加固维修的意义
公路桥梁作为联系各地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其建设质量不仅关系到交通事业的发展,还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为此,应强化对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和加固维修的重视,使其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公路桥梁进行施工管理、养护和加固维修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不能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则很容易影响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承力性能。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增强工程建设质量;
2)公路桥梁建成投入使用后,其整体结构和路面结构必定会受到车辆通行的影响。同时,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产生桥面病害问题,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和加固维修技术,尽可能消除病害问题,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对公路桥梁进行施工管理、养护和加固维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
二、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措施
(一)施工方案管理
在具体施工之前,要求施工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用于指导后续的施工作业。在施工方案明确的基础上,需按照施工工艺及施工工种对施工方案进行细致划分,做好施工安排工作,保障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施工安排,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作业。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及时了解施工作业中的技术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二)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公路桥梁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确立较为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提升作业规范性。同时,也应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确保其能够严格约束自身的作业行为,保障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
(三)加强设备管理与材料质量管理
公路桥梁施工中涉及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众多,施工材料质量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施工设备性能也会对施工作业质量以及工程进度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强化材料管理和设备管理工作,对于入场的施工材料,应进行质量抽检,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能允许投入使用。而对于施工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验与调试,使其运行性能符合施工要求,使用完成后,还需做好设备养护工作,使其使用寿命得到保障[2]。
三、公路桥梁的养护措施
(一)加强日常养护
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公路桥梁的使用状况进行全面勘察,旨在及时发现公路桥梁使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例如,路面开裂以及桥梁墙面破损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缮,以免对桥梁结构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引发行车安全问题。
(二)常见的养护技术
目前来讲,常见的公路桥梁养护技术分为以下四种:一种为面料罩面技术,主要养护方法为,利用橡胶与沥青的混合材料增强桥梁结构的承载力,该种技术的主要作用优势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强化公路桥梁承载性能,且可使路面保持平整状态,无需过多的操作步骤。因此属于最为常用的养护技术之一;一种为乳料沥青封层技术,主要被应用于出现路面裂缝问题的养护工作,可将乳料沥青摊铺在路面裂缝位置,通过增强路面的密封性来改善裂缝问题;一种为碎石封层技术,主要是利用碎石进行封层操作,不仅可以提升路面摩擦力,还具备施工效率高的特性;最后一种为雾封层技术,常被用于桥梁龟裂和路面开裂等路面问题中,通过雾封层可以起到修补路面,提升路面稳固性的作用[3]。
四、公路桥梁加固维修技术
(一)桥面病害的加固维修
桥面病害问题主要是由于桥面铺装质量所引发的,在对其进行加固维修时可采取铺装层改造措施。主要方法为,将原有的桥面铺装层去除,并且将表面清理干净,采用厚度为15cm左右的防水水泥混凝土进行桥面铺装,为增强桥面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拉伸能力,可在其上部设置双层钢筋网,另外将钢筋网与顶梁部位的植筋焊接。桥面铺装完成待其硬度达到要求后,便可对其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之后在其上层设置防水层,最后,在其表面摊铺厚度为5cm左右的改性沥青混凝土[4]。
(二)梁体裂缝的加固维修
梁体裂缝问题属于公路桥梁使用中的常见病害问题,对于裂缝宽度较小的情况,可以采取裂缝封闭的处理措施,而当裂缝宽度较大时,则需要采取黏贴钢板横向加固的措施。主要施工方法为,借助环氧树脂将钢板粘贴在梁体结构中,尤其是在受拉强度较大且抗剪能力薄弱的区域内应加设钢板。利用钢板承担部分拉应力,且钢板的结构强度也能够加强梁体结构质量,使裂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增强整体桥梁结构的承力性能。
(三)伸缩缝病害的加固维修
公路桥梁中存在的伸缩缝病害问题,常规性的处理方法为进行局部修补。而当伸缩缝病害问题的危害性加大时,则需要进行大范围维修,即对伸缩缝进行更换。主要跟换方法与伸缩缝安装存在一致性,但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应将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全部剔除,在施工区域内不得存在松散混凝土;在进行切缝操作时,应确保将路面结构切透,以免在后续施工时产生混凝土松动的状况;采用钢筋锚固时应尽量利用原有的预埋钢筋,当预埋钢筋的强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则需要采取植筋的方式,并对植筋深度以及强度进行合理控制;为使路面结构保持整体性,应增设钢筋网,将其与伸缩缝区域的锚固装置焊接加固。
(四)其他方面的维修
桥梁工程中的泄水管是保障雨水快速排除的主要排水设施,合理设置泄水管道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桥面积水率,为达成良好的排水效果,需将泄水管道适当接长;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桥下会积累大量的杂物,在强降雨天气的影响下,很可能对桥梁下方的柱体产生腐蚀影响,致使其结构强度降低,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应定期清除桥下杂物,对桥下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并且查看桥下排水沟有无破损状况,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使其保持最佳的排水状况;对于桥梁结构中的重点承力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尤其是桥柱部位应采取在外部植筋和浇筑的方式,通过增加桥柱直径来强化其承力性能,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工作内容,而养护技术和加固维修技术则是保障公路桥梁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此,要求相关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施工阶段严格落实施工管理工作,而投入使用后则需定期进行桥梁养护,并且结合既有的病害问题,及时进行加固维修,使其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郑祥增.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20(07):59+61.
[2]康兰方.试论现代公路桥梁施工的养护与管理[J].河北企业,2020(07):29-30.
[3]邵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与加固维修技术发展探析[J].科技风,2020(14):150.
[4]贾小玲.试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与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07):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