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英
摘要: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为举足轻重的推动力,特别是以高速公路为主的载体,但是由于没有缜密清晰的路基路面设计,道路基础材料不合格,施工时技术不够先进,沉降段道路损坏等原因,导致沉降段路面出现很多问题,为此对其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索,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控制,全面完善路基路面设计。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沉降段
引言
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迅速,有必要提高道路交通的舒适度,保障交通安全,在桥梁方面的需求也是如此。对比桥梁方面和道路方面的设计和施工,两者的差异较大,如何处理好路桥过渡段的施工问题是该类工程需要克服的难关。但由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误差较大,经常发生沉降,导致过渡段与桥台高差较大,最终导致桥头跳变。所以必须重视和做好过渡段设计工作,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状况来定制合理可行的方案,再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来确保设计和施工质量,促进路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1.1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够
根据道路桥梁相应的施工规定可知,施工人员在进行路桥修建时,必须对桥台台背进行压实处理。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桥台台背的压实度远不达标。例如在施工时,经常会有施工人员将施工顺序颠倒,还有些员工由于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而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以至于在施工中将常出现差错,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台背压实环节大打折扣。而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够也是造成路桥过渡段发生沉降的重要原因。
1.2路面沉陷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而路面设计的厚度也在不断提高,有些地区的路面厚度甚至超过了60cm,这就导致道路垫层与基层碾压时,其碾压设备根本无法完成相应厚度的碾压。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完工后,随着来往车辆的增加,基层与垫层等结构层的压实度会不断提高,而结构层受到大量的压缩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陷。起初,这种沉陷较为轻微,而随着车轮的不断碾压,沉陷现象便会越来越严重,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车辆桥头跳车的风险。
2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2.1设置搭板时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搭板型式以及埋设深度分析。总的来说,搭板可以分成等厚、变厚以及台阶型几种类型。按照不同的深度可以将搭板埋置分成高置式、中置式以及低置式等几种类型,其中高置式就是指搭板项而和桥台项面相平齐,中置式就是指远台端搭板顶面处在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而低置式就是指搭板的远台端顶面处在路面基层下部。
(2)搭板长度设计。在进行搭板长度设计时需要按照如下原则进行:①搭板长度需要跨越台后破坏棱体的长度;②搭板长度需要跨越填土之前预留缺口的上口长度;③要确保沉降之后的搭板纵坡变化值小于最大容许值;④要确保有效的搭板受力长度。在实际设计时,要重点考虑②③方面的要求。
(3)搭板宽度设计。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要设定不同的搭板宽度,其中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搭板两侧和缘石边缘平齐,同时采取柔性材料进行隔离。而我国搭板宽度相对窄,一般情况下搭板边缘到缘石边缘留设0.5m距离。但是通过搭板动力响应可知,板宽增加的同时会造成两方向板底最大弯拉应力降低,并且搭板较窄的情况下车轮容易陷入到搭板边缘,影响到搭板受力情况,所以最好确保搭板宽度和桥面宽度相同。
(4)搭板厚度设计。
通过搭板动力响应可知,搭板厚度在增加的同时位移会有所降低,但是两个方向板底最大弯拉应力会有所增加。在进行板厚设计时可以按照板顶位移来进行计算,可以通过板底配筋来确定板底的弯拉应力。
(5)搭板和桥台的连接设计。要将搭板的近台端要放在桥台上部,可以利用锚筋将搭板和桥台连接起来,同时要采用沥青马蹄脂填充搭板和桥台接缝,避免水分渗入。要将搭板的远台端设置在路基之上,但是路基的沉降会造成搭板纵向滑移。所以需要在台顶和搭板间设置锚栓,同时要加强远端的地基强度,避免沉降过大。
(6)枕梁的设计。枕梁能够对搭板传递的载荷分布到地基上,能够缓解载荷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提升搭板的横向抗弯刚度,所以枕梁的设置对于结构设计是有利的。
(7)搭板配筋设计。在进行搭板配筋设计时可以按照搭板底面最大弯拉应力来实施。在搭板配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包括整体构造要求、搭板具体受力情况、重载交通情况、路基不均匀沉降等,同时要结合工程实际要求来一定程度上增大主筋直径、降低主筋问距,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双层配筋设计。
2.2不设置搭板时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公路在大中桥位置都设置有搭板,如果这些搭板受到破坏就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同时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和较高的维修费用,所以某些发达国家并没有在过渡段设置搭板。从目前来看,路桥过渡段发生跳车的主要原因就是引道和桥台两者之间的刚度差,所以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优化桥台后路基的整体刚度,确保其良好的刚柔性能。所以较为常用的材料就是柔性向刚性过渡的材料,最为合适的就是半刚性材料,粒料次之。
2.3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压实设计
在进行路桥施工时需要确保桥坡填土和路桥台背填实同时实施,这样能够防止路桥发生严重的沉降。同时,要严格遵照相应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采取分层填充的方式进行。要特别控制每一层的压实厚度,确保按照规定的施工顺序来进行。在进行路桥过渡段压实过程中,先要通过汽车将土卸下,之后采用推土机将其推平,最后对路面进行洒水。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工具进行路面的平整,之后通过压路机将其压实,之后要对压实度实施必要的检测,确保其满足工程标准要求。
3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处理措施
3.1路桥过渡段的变形控制
根据路基桥梁的建设规定可知,在竣工后,路桥连接处最大容许的沉降指数为100mm,且路面局部纵坡最大不可超过0.5%,否则极易导致路桥过渡段的变形及桥头跳车现象。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时要严控施工质量,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妥善处理桥台与路基的刚度差异,降低沉降发生的概率,提高路堤的荷载力,在发生局部纵坡时,要及时的调整过渡搭板的倾斜角,以免纵坡加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路桥过渡段沉降,及路面局部纵坡指数的超标,从而有效控制路桥过渡段的变形,提高路桥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
3.2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
根据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不同地区采用的路桥过渡段结构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进行施工,而要结合整体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路桥过渡段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便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路桥过渡段对地基的缓和性能。例如从刚度较中,氯离子总含量不能够超过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06%。
参考文献
[1]王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1):281+285.
[2]李云.框架桥下穿顶进法施工对路基路面沉降的物联网自动化监测与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9(0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