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高王芳
[导读]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王芳  
        浙江省泰顺县交通运输局  浙江省泰顺县  325500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农村公路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情况,缺乏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规范管理等,都影响了农村建设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现状,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希望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效果,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管理;农村公路;对策
        乡村振兴,交通领路建设农村公路在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运输、公共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应实际分析具体原因,并制定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逐渐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效果,实际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分析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现状
1.1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缺乏大量的资金
        随着城乡一体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针对一些施工难度低、地理位置佳的农村,逐渐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但对于公路施工难度大、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在开展农村建设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同时在完成公路建设以后需要花费大量公路养护费用。由于一些地方财政资金比较有限,没有过多的公路建设资金,不能有效对公路进行养护。存在这些情况直接影响了公路整体质量,使公路承载能力大大降低。此外,针对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也会对公路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很多资金,由于资金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有序进行。
1.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着不规范情况
        当前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情况,缺乏严密的企业组织结构,同时在业务流程方面存在着不清晰现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时,没有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缺乏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公路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孤岛模式。针对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不成熟等情况,不能实际满足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发展需求。在开展很多业务流程时,工作人员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人为性以及漏洞性等问题。此外,施工组织形式以及企业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管理实际需求。为了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公路建设管理模式,加大信息化管理规划建设,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1]。
2探究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2.1加大资金监督管理工作
        首先,应向国家申请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补助以及财政帮助。通过应用地方政府以及国家的农村发展资金、项目扶贫资金的专项补助,设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资金补贴统一标准。其次,创新融资方式,与社会资本“牵手”,增加资金投入方式,加强与社会各个组织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争取获得更多渠道的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农村桥梁和公路通过冠名形式进行拍卖。积极拓宽农村建设管理投资资金渠道,通过个人或企业的方式捐助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有利于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充足。
2.2构建完善的农村建设管理信息化以及规章管理制度
        为了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完善的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优化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规划,并全面落实建设管理方案。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案时,需要明确当前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公路建设管理目标。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时,需要综合分析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内容,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同时对在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应及时进行弥补。此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构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信息化平台,有条件的适当合理引入智慧交通体系。例如,合理应用运输工具、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运输服务化等,并做好监控视频结构处理工作,通过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力度。

并构建“县乡村”路长制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五好“标准制度,即“早计划、早实施”事前制定重点管理工作并严格落实和细化;“高规格、高标准”,按照计划高质量地推进各项管理工作内容;“全动员、全覆盖”,将公路管理制度各项内容落实到实处,并动员所有部门积极参与;“严管理、严考核”定期对管理内容进行考核和评比;“树品牌、展形象”,加大媒体宣传,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创新性做法,树立当地优质品牌 [2]。
2.3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规划
        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时,公路路网作为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制定农村公路发展目标过程中,需要顺应区域经济对于农村公路发展相关要求,并明确公路路网实际发展规划。科学的路网规划,有利于对农村公路等级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并避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和主观性等情况,逐渐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效益。在明确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以及发展目标以后,需要对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综合性考虑,制定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合理应用现有资源,可以有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通常来讲,针对乡村支干道采用四级标准化、次干乡道采用三级标准化、对于主干县道采用二级标准化,在实施前需要全面了解农村公路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完善的公路规划工作。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规划工作时,应做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统筹规划工作。例如,浙江省的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实施道路产业化模式,并结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旅游路,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组织的通力合作下,不仅提高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质量,同时推动农村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4加大投入公路养护设备力度、提升考核力度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公路养护整体管理水平。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系统性培训工作,可以逐渐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定期邀请资深公路专家学者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相关质量、技术、知识和方法等进行详细讲授,并普及公路建设管理知识,逐渐提高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应制定完善的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质量评定标准,检查评比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明确评分等级。例如,河北省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中,加大了资金投入,加强升级改造老旧设备,实现机械化管理模式。实现废旧设备再利用,并制定完善的公路养护设备机制,积极借鉴了国内外的设备改造的技术优势和经验。除此之外,完善道路巡查、有奖举报以及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通过信息共建共享及时了解公路养护的具体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了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设备,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呈现机械化模式,还要结合科学合理的制度为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有利于逐渐提升公路养护整体工作效率[3]。
2.5制定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考核标准
        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考核管理标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做好相应的考核,全面落实公路建设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应针对各个县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考核机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逐渐优化农村公路养护和建设管理工作内容,注重考核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员工考核和培训工作力度,可以逐渐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团队整体专业水平[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充分重视公路建设管理的意义,加大建设农村公路力度,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情况,应全面分析存在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更好的造福当地村民。使人们在出行时更加便利,同时促进农村旅游业以及农产品运输,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海鹏.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乡村科技,2020(05):118+120.
[2]彭烈奎.潜江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05):95-97.
[3]余兴洲.贫困山区农村公路路网建设资金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3(10):8-9.
[4]谭羡群,马召辉.广东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广东公路交通,2006(02):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