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建筑工程作为国家和地区形象的标志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但是,建筑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让人们开始担心建筑工程背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招投标作为建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工程完成的效率、质量以及工程的整体施工情况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招投标的概念入手,针对招投标中存在的中标企业资质审核不透明、严重的“陪标”现象、招投标整体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往让中标企业的资质得以公开,提升“陪标”行为的处罚力度和违规成本,从而使我国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机制更加健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企业;机制
一、招标投标的概念
招标与投标本身是两个分开的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人们概括为招投标。招标与投标是建筑工程最终产生建筑企业和队伍的核心环节。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确定建设之后,通过公开的方式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工程施工企业或队伍进行工程建设的综合性经济活动。招标投标活动往往会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从基础建设开始,与基础建设相关的材料采购、工程设计、服务邀约等,都是通过公开的形式向投标人发起申请。但是投标人必须得满足招标人的具体要求,并且双方签订相关合同,严格履行自身职责。招标过程中的对象被称为标的,标的是典型的交易对象。它的范围什么广泛并不拘于材料、货物,技术、服务同样都是可以在招投标过程中采购的对象。
二、建筑企业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一)中标企业资质审核不透明
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往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招标企业直接对投标方进行审核,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专业的招投标公司进行代办。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招投标,最终都会产生招标公司需要的投标方。但是从当前的招投标流程来看,招标过程中对于投标方的资质审查十分到位,但是最终却很少向社会或者其它投标人公开中标方信息,这使得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现象逐渐严重。使得原本公平和透明的招投标活动存在很多尚不完善的环节。同时,招投标代理公司的资质也因为审查不到位导致代理公司与投标方之间存在利益链条,因此,不涉及到商业机密的信息要保持绝对公开,接受公众和竞争者的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二)存在“陪标”现象
“陪标”实际上是招投标活动中的常见现象,也是行业中很多企业惯用的投标伎俩。往往是一家大型企业通过开设下属分公司的形式,利用企业资质共同参与招标活动,抢占投标名额,这样无论哪个公司能够中标,其实都属于一家企业或者同一公司。这样的行为就像招投标工程中的垄断一样,对于招标企业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无论如何资质或者企业实力的审查可能都无法发现破绽,这对于最终的工程建设在招投标期间就留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三)招投标机制建设不完善
我国招投标机制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出现很晚,而且制度仍然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法律法规去对招投标进行约束和管理,但是还是存在在实际的操作中钻法律空白的现象。
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恶意竞价,低价中标的情况,低价中标的企业因为成本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为了降低成本就会采购质量不合格或是不符合建筑要求的材料进行施工,所以,在招投标发展的过程中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让制度具有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招投标工作的质量,保证项目的质量。
三、建筑企业招投标制完善对策
(一)公开并二次审查中标企业资质
在确定投标方之后,招标企业应该再次审核中标者资质,对于招标过程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条件进行严格核对。对于有招投标代理公司参加的招投标项目,要求代理公司一同完成资质审查,直至签订最终合同。同时,要对不涉及到商业机密或者个人隐私部分的信息进行公开,尤其是对一同参与投标的企业进行公开,一方面可以加强行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可以让共同参与但是尚未中标的企业了解自己未中标的原因,这对于招标方也是再一次检验和监督中标企业综合情况的绝好时机。
(二)对“陪标”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想要加大对于“陪标”现象的治理,首先是要甄别出哪些企业或者公司是利用“陪标”之名进行的招标活动,这就要求招标企业或者代理公司派出专业人员或团队,对投标公司的资质和具体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当发现有“陪标”情况出现时,行业出手,严肃处理“陪标”企业,恶意参与者可以通过剥夺其再进行招投标活动的资格加大违规违法成本,从而制止行业乱象。
但是,有很多小企业或者小公司受到大型建筑工程企业的蛊惑,收受一定的交易金额后,自愿参与招标活动,帮助大型企业抬高标的价格,最终使其成功中标,这也是招投标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很难经过审查就能发现的“陪标”行为。
(三)健全招投标机制建设
完善的工程招投标制度是保证招投标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基础,因为招投标的种类和类别不同,各个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每一类招投标活动都应制定完善制定,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像工程类招投标活动,对于各项要求要有具体的划分,招投标双方及招投标代理公司的资质和能力都要有严格的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招投标的结果直接影响工程的开展和施工质量,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也是招投标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总结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必须要经过设计关、建设关、质量关和投入后的使用关。招投标作为首要衡量建筑企业资质的核心环节,如果不能发挥出在招投标过程中资质审查,合同拟定、签订,过程管理就无法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后期的质量保证。正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招投标制度也跟着一起健全和完善,试图通过自身努力、行业与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只有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才能保证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制度也相对不完善。很多建筑企业因为涉及到高额的资金就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暗箱操作,以及实践中的种种问题。面对当前的市场经济,招标投标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5]张丽芬.电子投标在工程投标中的运用[J].智库时代,2020(15):231-232.
[9]彭世才.为招投标更好更快地开展保驾护航[J].施工企业管理,2020(01):52-54.
[10]吴振全,张建圆.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路[J].招标采购管理,2019(12):20-23.
[2]贾新瑞.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284-285.
作者简介:吴志强,男,1997.01,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