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美 谭立平
(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摘要:基于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落脚于专业课程改革。《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主要通过课程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按照项目为导向, 学生参与项目、主导项目到创造性完成项目形式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校内外教师“双师”协同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重构、项目导向、双师协同、混合式
《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是《服装工业制板》与《成衣工艺》两门课程的整合课程,也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基于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改革实践不断探索实施,也把《服装制板》与《服装工艺》课程进行整合成一门《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其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解构、重构,整合后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服装制板》和《服装工艺》课程是两门独立分开的课程,容易造成同一学期内授课内容不一致,例如同一学期《服装制板》的内容是上衣结构与制板,而《服装工艺》的内容是裤装的工艺制作。学生不能够及时把制板知识应用到工艺制作,不能制作成服装成品观察与验证版型,就不能够发现服装制板的问题,也不能够较好的理解制板的知识。其次,如果两门课程是不同的老师授课,因为工艺方法不同,不同的老师对于两门课程内容重叠部分的知识讲授不同,也容易造成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困惑。
两门课程整合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对于延续四个学期,跨度二个学年的课程来说,有可能不是一两位教师持续授课,就需要反复商讨制定教学大纲,重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
1教学内容重构
1.1以项目为导向,按照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递进上升式整合教学内容
《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到三年级第二学期,四个学期的授课内容,涉及到内容有裤装、上装、连衣裙和男装。把这四个部分选取典型性项目,每一个学期完成两至三个项目的结构制图、制板与工艺制作。
根据学生学习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工艺制作部分裤装选取牛仔裤和男西裤,上衣选取女衬衫、女西装;连衣裙选取无腰线旗袍和腰部分割连衣裙,男装男衬衫、男马甲、男大衣。制板部分配合服装工艺部分,裤装结构;女上衣省的转移、领袖变化、女衬衫及变化,女西装及变化;连衣裙有腰线的和无腰线结构;男装上衣结构中男衬衫、马甲、外套。
整合课程的目的就是整合课程内容,制板与工艺教学内容能够紧密配合,工艺制作成品检验制板知识,制板有助于理解工艺知识。
1.2项目式内容设计是按照由学生参与、主导到团队合作创造性应用的规律设计
教学内容以项目导向,对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需要课程组教师反复商讨,重新设计。按照课程整体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的上升规律,项目式的教学内容设计也由老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自主完成项目到老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完成项目。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项目式教学需要老师讲解示范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练习,然后独自完成项目典型款式的制板与工艺制作;到了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的项目,老师讲解示范项目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学生组队,自行设计变化款式并把学制板与工艺知识应用到变化款式上面,最后以成品形式展示出来。例如女西装项目,老师把女西装基本款结构、制板与工艺知识点讲解后,要求两到三位学生组队,自行设计一个系列五套不同款式西装,要求学生团队自行分工进行合作,完成款式图绘制、面料选择、样衣制作、工业制板与工艺制作,最后展示成品,点评作业,师生共同总结女西装知识点。
教学内容的重构,按照由易到难的规律,项目内容设计学生从练习、独立制作到创造性应用,在掌握基本制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
配合教学内容的优化、重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时代发展进行改变。《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目前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
2.1校企“双师”协同教学探索
“双师”协同教学是指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服装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校内外教师共同分工协作完成一门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人员实践经验优势和专业教师扎实的理论教学优势,双方协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教学方法。
“双师”协同教学可以让在校师生学习行业、企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了解行业、企业最新资讯;本校教师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双师”协同教学可以在教学的最后两个学期推行实施,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制板与工艺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考虑到校外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一般是校外教师集中一周到一个月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校内教师全程协助。例如男装男大衣项目,前期校内教师把男大衣的主要知识点讲授完,校外教师集中一个月讲授男大衣最新工艺制作技术,校内教师督促检查学生课下时间练习,并协调沟通校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
校企“双师协同”教学模式将促成专业与行业的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理论与能力的对接[1]。
广东科技学院《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双师”协同教学模式目前主要集中在第四个学期,邀请校外教师集中一个月的时间集中讲授男装定制中碰到的制板与工艺技术问题;校内教师负责讲授男装项目中基本制板知识和基本工艺流程。通过校内外教师通力合作,让学生学习了市场最新制板与工艺技术,拉近学生与企业距离。
2.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老师只能分组进行示范教学,总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反复观看老师示范才能跟进练习,为了减轻教师示范的次数,课程早早把工艺操作视频以慕课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借助平台空间慕课,在课前预习,准备材料;课中练习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反复观摩视频操作。
随着线上教学平台的发展,服装制板的部分也转移到线上授课与示范,但是这对授课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老师必须熟练掌握一种服装CAD软件的操作,线上教学,服装CAD软件可以更清晰、方便和直观的展示老师示范的制板知识点。
但是因为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学生的实践部分仍需要线下实验室进行,只能通过亲自实践才能练习和检验学生的实操技能。
《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目前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仍在不断优化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考核改革
线上教学平台的发展,例如世界大学城空间、钉钉、腾讯课堂等,通过平台后台学生学习情况数据,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时长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由结果评价转为结果与过程评价并行。
《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因为实施教学改革,推行“双师”协同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考核方式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在强调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过程评价。在过程评价的过程中,借助线上客观数据分析,评价学生课程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校外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平时表现评价也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到过程评价。
4小结
广东科技学院《服装制板与工艺》课程是对《服装工业制板》和《成衣工艺》课程的整合,教学内容因为课程整合也进行了重构。
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与教学方式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昕,“地方本科高校校企“双师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