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化发展中政务云的建设模式浅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18期   作者: 陈云兰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对政务的处理效率也引起了群众的关注

        陈云兰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对政务的处理效率也引起了群众的关注。当前,传统的政务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越来越多,所以需要以此为基础合理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该平台能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明确群众的具体需求,更好地对政务进行处理,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政府;信息化;政务云
        前言
        最近几年,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电子政务建设中引入了云计算技术,有效将电子政务提到云计算的高度,换言之也就是政务云阶段。
        1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的重要性
        在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前,需要明确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的重要性。首先,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能够较好地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办事效率的提升将有益于人民群众。我国各级政府在现实情况中都已经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了引进,引进的初衷在于缓解政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很多群众在与政务人员进行接触的过程中都反映政务人员态度较差,办事不认真、不严谨,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很难“面面俱到”,所以需要通过电子政务系统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然而,在应用电子政务系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对电子政务云平台进行构建,能够对各类前端技术进行利用,对统一的共享平台进行建立,实现信息要素的合理交流,达成最终目标。
        其次,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有利于群众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在以往的情况下,很少有群众有机会参与政治生活,所谓的“监督政府工作”更成为一种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行为,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较少,想要对问题进行反映具备较大的难度,这也限制了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所以应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参政渠道,同时,也可以对政府公信力进行提升,有百利而无一害。
        2总体设计
        2.1网络架构设计
        (1)分区设计。政务云一般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相关标准,应分为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区和面向党政机关应用的政务外网服务区,政务外网服务区仅与政务外网连接,互联网服务区仅与互联网连接,两个区域之间通过安全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逻辑隔离。
        (2)分平面设计。电子政务云平台网络一般采用业务、存储、管理三平面应独立组网。业务网选用业界先进的VXLAN组网架构,在管理区部署SDN控制器,网络配置由SDN自动下发,解决多租户隔离及IP地址重叠等问题。存储网分为FC网络和IP网络。FC网络在存储与服务器中间通过专用的FC交换机进行互联,提高数据传输速率。IP网络是为分布式存储进行互联及对外提供存储组建,通过万兆网络上行到核心交换机对外提供存储服务。管理网主要为带外管理、虚拟机迁移服务。
        2.2功能区域设计
        政务外网服务区和互联网服务区内又可分别划分为边界防护区、网络交换区、安全管理区、业务管理区、业务区、系统测试区、数据存储区和容灾备份区等。


        2.3IaaS平台
        (1)计算资源池。计算资源池的服务器应采用高性能、大内存的物理服务器组成,应包含虚拟化资源池和裸金属资源池。对于一般应用,部署时优先考虑虚拟化资源池,当信息系统对于计算性能、内存和IO有较高需求时,采用裸金属服务器。
        (2)网络资源池。通过云管软件,将网络设备资源池化,可提供包括VDC/VPC、弹性IP、负载均衡、DNS等服务。
        (3)存储资源池。根据业务数据对性能、容量和备份的不同需求,存储资源池通常包括FC-SAN、IP-SAN、NAS三类逻辑存储资源池。高负载数据库和高负载应用数据建议部署在FC-SAN存储上,云主机以及大容量应用数据建议部署在分布式IP-SAN存储上,备份数据建议保存在NAS存储上。
        (4)安全资源池。安全资源池是通过将安全资源进行池化,并通过服务化的方式供租户使用,租户可通过云管系统进行申请,各租户之间的安全能力相互隔离,安全资源池通常包括部署虚拟防火墙、主机安全防护系统、虚拟应用防火墙、虚拟化堡垒机、漏洞扫描软件等安全软件资源。
        (5)基础云服务。通过使用分布式云计算中心统一管理平台调度和管理电子政务云平台中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资源,实现对政务部门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云主机、裸金属服务器、镜像、云存储、云网络、VDC/VPC、弹性IP、云负载、云防火墙等。
        2.4PasS平台
        PasS平台主要提供标准的数据库、中间件服务,以及应用开发、测试、分析和运行的平台。政务部门可依托该PasS平台提供的服务进行应用的快速开发、测试、分析和部署运行。数据库服务提供对底层数据库的统一封装,提供公共的数据访问接口,提供各类数据库资源池。中间件服务主要包括应用中间件服务和消息中间件服务等。PasS平台应可支持容器等新技术趋势,为政务业务的微服务架构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2.5SaaS平台
        SaaS平台是在电子政务云平台之上部署一些通用的公共应用,为用户提供按需使用的软件服务,从而使各电子政务云使用部门不再需要自建和运维相应的应用系统,避免重复建设,包括APP、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
        2.6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涵盖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和安全运维三个层面:安全防护方面要建设满足云平台和云租户需求的安全能力,能够提供边界防护、应用防护、主机防御、安全审计、数据备份等各类安全资源;安全管理方面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管理主体、平台、系统的安全责任。安全运维方面要建立各方协同配合的信息安全防范、监测、响应和处理机制。
        政务云一般应满足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三级的部署要求。云上业务系统应由云租户即各政府使用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系统实际确定等级保护级别。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政府工作模式中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需要加强电子政务工作,有效地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基于此,构建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金俊平,杜军龙,周剑涛.电子政务云框架服务体系研究及应用实践分析[J].软件,2018,39(06):147-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