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身份证号码:51162319890606****
摘要:城市园林的建设,体现了目前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态度,也体现了人们重视生活质量。在城市建设中,不但要建设建筑工程项目,还需要建设园林绿化项目。园林中有大量树木、植被等,因此科学养护园林树木和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为园林工程的重点内容。论述了园林树木的科学养护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绿化树木;科学养护;病虫害防治
引言
绿化树木广泛存在于城市园林以及城市绿化带中,绿化树木的种植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污染,是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城市绿植在种植、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应当从根源做起,分析城市园林中不同种类的绿化树木出现病虫害的种类以及致病原因,从而制定科学的治理和防控措施。
1养护园林树木的方法
1.1修剪
园林树木的修剪一般是在满足其观赏价值,并不违背树木生长规律和分枝特点的情况下(特型树木除外),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在树木休眠期和生长期均可进行修剪。值得注意的是,严重易流胶和伤寒的树种,应尽量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修剪,常绿树不应在生长旺盛期修剪,每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当林地中树龄和品种一致时,应使类似的枝干部位具有相似性。5月上旬~8月底,应特别注意对绿篱、黄杨球等绿化植物的修剪。
1.2浇水施肥
苗木肥料主要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使用有机肥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通气性,必须使用完全发酵的有机肥料,以有效杀死发酵物中的有害菌、虫、虫卵、草籽,并降解抗生素残留等。而使用无机肥虽然能够高效快速地促进植物生长,但也对会土壤造成损害。目前,最有利的方法就是将两者结合使用,根据当地的植物、环境、地域合理施肥,合理预防。
1.3排水排涝
植物的生长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北京地区气候干燥,在进行树木的养护中要根据要求,分析不同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量,综合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能力、树木根脉对于空气的偏好等多种因素,合理进行排水排涝控制。土壤的湿润程度是在浇水之前必须重视的,含水量是土壤湿润程度的衡量指标。在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检测分析中,要选择根系分布较多的土层土壤作为样品,如果土壤成攥成团,指缝不出水,泥团在落地时呈现碎落状态,则可以停止浇水。为了避免植物因涝而导致的死亡问题,在雨季可以通过埋管、打孔等方式在绿化植物种植区域进行排水处理。新种植的树木对于水分的要求严格,要进行连续5年的浇灌,对于根系生长缓慢的树种则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年限调整。
在雨水不足的季节要通过水车利用软管进行树木浇灌,保证浇足浇透。采用喷灌进行浇水时,要合理控制喷灌时间,并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水质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浇灌中要做好水资源的质量控制。
1.4中耕除草
中耕主要是利用人工方式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疏松土壤表面,提升土壤的湿度,使树木根部可以更好地吸收肥料。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土壤中会出现杂草,与树木争夺水分、养分等,还会给树木带来病虫害问题。因此,可以将树木中耕与除草工作结合起来,使用人工或者化学除草剂除草。夏季中耕的深度应该较浅,秋季中耕的深度应该较深,并对树木适当施肥。
2绿化树木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及特点
2.1叶斑病
叶斑病一般表现在树叶上,此类病菌生命力顽强,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危害较大,通常在天气寒冷时,病菌处在蛰伏期,在高温天气中极易爆发,若在此过程中遭遇阴雨天气,则病情更为显著。此类病菌一般病变位置从正常色变为红褐色或白色圈状,此后逐渐扩散,湿度大时病变部位表面会生成白灰色霉层,如不及时治理,会导致树木变黄、提早脱落,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树木枯萎而死。此类病菌广泛分布于南方园林中。
2.2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在春末和秋季在绿化植物中广泛传播。该病在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植物叶面出现浅黄和多角形病斑,当空气变得潮湿时,植物叶背会出现类似霜状的霉层,甚至会波及到叶面。后期植物叶面呈褐色,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树木死亡。
2.3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诱发性疾病。植物的叶片、花蕾以及叶柄等都是白粉病的侵染部分。在初期会出现黄绿色的不规则小斑点,表面出现白粉斑,最后出现数不清的黑点。
3防治园林病虫害的主要措施
3.1建立病虫害防治档案和效果评价体系
园林管理维护工作者应该将各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整理,比如按植物的生长特征、类别、病虫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发生的地域等进行分类整理建档。另外,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方案,分别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以及可行性等方面评价病虫害治理效果,并且不断丰富病虫害预防措施,促进园林生态平衡,增强预防病虫工作能力。
3.2化学预防
化学预防主要使用化学药剂预防树木病虫害。在已知的树木病虫害预防措施中,化学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防治效果十分明显。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操作方法简单便捷,而且能运用在不同的树木种类以及不同的环境中。因此,化学防治凭借良好的优势,已经成为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园林工程增加,园林病虫害预防工作任务量加大,化学防治手段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虽然化学防治方法有明显优势,但自身还有严重的缺点,即化学药剂造成的污染较严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尽管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会杀死害虫天敌,因此要尽可能选择毒性低、药物残留时间短的化学药剂,避免因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影响生态环境造。
3.3采取生物防治
这种方法是依靠自然界物种间的相互斗争处理的,经有效融合微生物制剂和有益生物,能够达到用鸟治虫的目的,进而提高病虫害防治质量。生物防治手段不会影响城市环境,能够直接消灭许多病虫害,从源头上杜绝了病虫害的出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较,生物防治更为安全,不会出现化学污染,有助于保护环境,不会危害动植物和环境,可以长效处理病虫害。
3.4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防治方式,简单有效、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利用湿度、热度、声波等方式诱杀害虫;利用虫类趋光性,采用灯光诱杀;利用人工设置害虫栖息环境诱杀害虫;早春利用薄膜覆盖树木,阻断病虫害侵入;采用饵料、性诱剂诱杀害虫;利用湿布擦拭、人工取卵等方式控制小范围虫害。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防治技术也将成为病虫害控制的主要方法。
3.5植物筛选
良好的生长环境会有效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达到增强植物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效果。在植物系统中,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合理进行病虫害预防,减少病虫害的种群数量,要做好树木的筛选处理,重视植物生存环境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病虫害树木的清理,改善卫生环境,达到增强植物抵抗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建设生态园林,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绿色的生存环境。所以,我国相关园林部门必须加强园林管护和病虫害治理工作建设,加强对植物管理维护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花.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及存在问题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3):55-56.
[2]夏向向.长垣县园林绿化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38-39.
[3]韩伟.初探园林绿化以及园林病虫害的防治[J].商品与质量,2018,(7):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