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8期   作者:朱能芳
[导读]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土地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借助经济的进步,土地管理规划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
        朱能芳
        (重庆市江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基层规划和自然资源所,重庆 江北 401147)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土地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借助经济的进步,土地管理规划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基层土地管理是提高国家土地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以及创新土地管理的方式能够为农业生产奠定牢固的基础,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的责任重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基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关键词: 基层土地管理;存在问题;解决路径
        前言:逐渐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土地管理带动了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基础数据来细化和完善全国的土地资源能够实现土地的信息化管理,然而,基层土地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基层土地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其解决路径,以期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土地资源管理上的差距。
        一、基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国土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土管理工作的展开,为了更好地提高基层土地管理的质量,自然规划局应当首先对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首先是基层土地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权责不清的体制机制往往会使各个部门之间的本职工作互相干扰和影响,基层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和地区实际相结合。接着是基层土地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执法难的问题也阻碍了基层土地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执法人员和土地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业务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基层建设规划编制的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管理的水平,基层建设无序、规划层次不高都阻碍了土地建设。而土地使用过程往往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的选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
        二、解决基层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路径
        (一)采用高效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土地建设规划
        基层土地管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当中,土地管理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的管理效果。因此,自然规划局应当首先结合具体的工作时间以及地区实际采用高效的管理措施,在制定和完善土地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工作。
        首先是要加强村镇的建设规划,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依靠的是农民的自主管理水平,但是农民的管理水平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导致土地管理环节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缺乏组织性的土地管理使得农村地区的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而农村地区的政策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农民对于政策的理解不到位,这也导致土地利用受到限制,自然规划局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进行一定的指导,通过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强化农民对于用地方面的法律法规意识,通过加强土地管理的宣传制度和政策使农民更好地了解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用地规划和其他各项制度,从而推动用地审批制度的严格执行,加强土地管理的执法力度,并且使基层群众能够了解到符合条件的个人按标准拥有一处宅基地,个人不得随意的出租或者转让。另外,基层的土地管理规划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规划局应当根据国土部门的政策法规来设立私人建房规划用地,引导村镇、城乡按照建设规划合理的进行布局,尽量促进集约用地,再通过整体优化布局和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自然规划局还应当跨区域来进行农村土地与城乡建设土地工作的调节,加强对乡镇和城市地区土地的建设管理,通过进行对土地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地落实土地管理工作。可见,自然规划局应当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来制定和完善土地建设规划,从而有效地落实土地管理,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
        (二)强化耕地保护,提高耕地保护质量
        耕地保护是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农村地区的土地整体利用和建设缺乏一定的规划,乡村建设和土地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耕地的效益。

因此,自然规划局应当强化农村地区的耕地保护,在提高耕地保护质量的基础上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土地管理的价值。
        首先在规划局应当监督相关的部门根据管理责任严格地落实耕地保护措施,通过耕地保护责任制度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府可以带头来设立相关的优惠政策,将耕地补偿以及粮食补贴等政策推行到种植农户之中,从而提高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并且发挥好政府的职能作用,将责任机制落实到耕地主体之中,提高耕地保护的水平。另外,相关的自然规划局还应当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引入到耕地保护工作里面,借助大数据以及通信技术等实现农业的智能化发展,通过可视化的管理加强对耕地的远程诊断和精准测量,从而使耕地保护的措施更能够带动耕地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当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来制定共同发展管理政策,通过将耕地保护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使土地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最后,在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的过程当中,相关部门应当节约、集约用地,严禁个人和农民占用耕地建砖瓦窑,从而防止经济发展对耕地造成一定的破坏,对于一些耕地撂荒的现象,相关部门应当坚决控制和收回弃耕承包田,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三)加强土地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工作内容透明化
        土地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管理的质量,针对目前我国基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以及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在推动土地管理内容透明化的基础上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
        土地管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土地管理队伍的建设能够有效保证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相关部门可以首先进行土地管理执法部门的建设,加强执法人员执法的正确性,在充实执法部门的基础上落实执法工作,使土地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审核力度,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其次,自然规划局还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基层的负责人进行培训和学习,在了解国家土地管理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树立土地忧患的意识,通过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来规范土地管理工作。最后,广大干部应当收集关于基层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了解人民群众土地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管理,并且通过一些例会和讨论会等等来推动工作内容和结果的透明化,将基层国土管理工作上报给上级政府、下达给人民群众,从而将土地管理的思想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提高人民群众对配合土地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并且提高土地管理执法的效力,在获得上级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基础上顺利地推动土地管理工作。
        三、结语
        基层土地管理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土地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带动土地管理工作是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因此,既然规划局应当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来制定和完善土地规划,在强化耕地保护的基础上提高耕地保护的质量,并且通过加强土地管理队伍的建设促进国土资源管理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维丽,吴义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作用与强化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08):6-7.
        [2]邹柏莉.基层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0(04):140-141.
        [3]袁良英.庐江县基层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02):265-266.
        [4]任丽杰.基层土地登记档案管理实践及开发利用探讨[J].兰台内外,2019(33):41-42.
        [5]夏柱智.论宅基地管理的自治模式——治理视角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05):85-93+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