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身份证号码:13102219820805****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房屋工程的使用安全性和居民的生活舒适度。随着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关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把控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对此,需要各方采取措施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在科学处理的同时优化后续施工方式,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路径
1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也变得更加激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则需要不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及要求对各个工序进行把控和管理,以此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不会受损。而为了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则需要在严格把控质量关的同时,提升房屋居住的舒适度,完善相应的功能。从建筑行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通过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不仅能够为建筑企业赢得良好的口碑,而且还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
2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材料因素
当房屋建筑进入施工阶段,建筑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筑工程中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钢筋、砂石、砖等。但是这些材料如果在施工中不能得到合理地利用,就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按照房屋建筑的流程来进行,首先要做好预算,然后按照设计图纸,选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当这些工作完成以后,施工材料才能放到施工现场。为了追求利益,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有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没法保证了。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应该多方面考虑,把材料的质量放在首要地位,这样就不会引起施工事故。
2.2 人为因素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严重的事故就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管理人员的水平。要提高房屋的建筑工程质量,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所以在建筑施工单位里,不管是领导还是基层员工,必须有很好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为建筑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2.3 机械因素
机械在房屋建造中被广泛运用,机械设备因素和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紧密相连,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就会对事故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机械设备是否能影响到工程质量,就要看它是否符合生产需要以及机械操作人员是否具备丰厚的操作经验与上岗证件。由于房屋施工工期比较长,设备维护是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施工单位忽略对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时间长了,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样很容易导致人员伤亡,施工进度也会受到影响[2]。
3 提升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路径
3.1 明确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
对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现状进行性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施工环节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和施工质量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细化,从而有效对房屋建设工作中的各个部门责任进行落实和明确。在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的背景下,还应该对建筑施工人员、技术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进行调动,加强不同岗位人员之间的配合度,相互之间进行协调和配合,保证施工能够达到预期,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3.2 加大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力度
在房屋建设期间,要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管控。首先,企业内部在采购时要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必须把材料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在采购的过程中,也要求采购人员具备辨别材料质量的能力。其次,采购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购一些质量不好的施工材料。再次,在采购施工原材料的时候要跟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合作,这样材料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最后,采购回来的施工原材料,必须通过质检验证。质检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对原材料进行科学的监测并跟踪。如果发现有产品质量问题,应立即上报。
3.3 加强施工企业质量体系建设
为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通过完善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及标准,推动建设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进行。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其不仅要对建筑设计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科学地管理[3]。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对质量预控以及自检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方法运用于施工管理中,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从安全、成本以及进度等多个方面着手,以此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工。
3.4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工程管理效果
房屋建筑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社会安定,是满足人们一切需求的根本,也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监理体系,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建立一支灵活的监理队伍,从而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保障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数据支撑,对于施工工艺和材料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因为监督管理不善造成质量下降,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稳定性。
3.5 构建严谨的从业人员培训机制
即使当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逐渐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施工人员管理依然是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需要建立严谨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准入机制,要求每个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严谨的人员培训机制,持续性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要求每个人员具备责任心、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就管理角度而言,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质量标准,懂得如何协调现场材料、设备、人员的工作,维持施工现场秩序,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
3.6 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工程全过程科学管控
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数据管控系统,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展开全过程的工程管理,减少人力成本,将监理队伍人员进行合理化分配,提高监理部门的人员招聘门槛,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有能力有监管意识的人员操控监理系统和设备,提升监理的实效性。加强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方位精准化的监测管理,保障施工人员能够按时保质施工,分析施工工序和相关技术,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能够顺利开展,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结束语
总之,未来建筑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基于经验管理的要求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模式。在今后的项目实践环节,企业还需要以工程管理质量为根本要求,推动施工质量管理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后续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柏霖.建筑工程施工房屋建筑管理及创新[J].装饰装修天地,2019(7):23-24.
[2]蒋铭凯,张振飞,王继红,等.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建材,2016(01):71-72.
[3]崔文,贾丽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城市地理,2014(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