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曹广胜
[导读] 本文对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基本内涵、发展现状、设计原则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研究,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是针对国家残障人士,
        曹广胜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本文对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基本内涵、发展现状、设计原则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研究,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是针对国家残障人士,为了解决其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的道路设计理论。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可达性原则、可用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等。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人群需要的差异性,并在过街天桥、盲道、坡道、台阶等道路设施设计中应用无障碍设计理念,提升市政道路设计水平,以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理念;市政道路设计;应用
        引言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士最多的国家,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这部分的实际需求,以保障其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开展市政道路设计时,往往需涉及无障碍设计理念。
        一、论述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内涵及发展现状
(一)关于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较少,种类并不齐全,应用较多的只是体现在无障碍卫生间的设计上,而其他方面无障碍设施十分有限。
        2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规划仅仅停留在发展较好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3缺少对残障人士在利用无障碍道路的相关培训,使得该部分人群无法更好地体验到无障碍设计道路的优势。
        (二)浅析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就是针对国家残障人士,为了解决其出行便利性,保障其出行的安全性、减小其出行的心理压力的设计理论。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论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员的出行困难,通过调整市政道路设计范围,并引入盲道、坡道、台阶等具体措施来保证残障人士通行。
         二、探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原则
        (一)以人性化为原则
        把无障碍理念融入市政道路设计中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无障碍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到各类残障人士的正常需求,且无障碍设施的布置必须简单明了,能够保证残障人士使用灵活,同时也要保障正常人群的出行便利性。因此,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必须是全民人性化。
        (二)以可达性为原则
        可达性在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中同样十分关键。因为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帮助残障人士顺利出行,帮助残障人士自行到达目的地。
        (三)以安全性为原则
        市政道路设计必须要保障残障人士的安全出行,因此,安全性是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在无障碍设施设计时,最能够体现安全性原则的具体措施就是修建盲道,使得盲人和行驶车辆隔离,确保其不会被车辆碰撞。在修建盲道时,针对功能和成本平衡,应侧重于功能。过于控制成本,久而久之功能方面的缺陷会逐步暴露,最终要随城市的发展而淘汰。这样就会陷入“落后—重建—落后”的循环中,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是十分不科学的。
        (四)以可用性为原则
        可用性原则是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可用性原则要求道路在开展无障碍设施设计时要按照不同残障人士具体需求的差异性展开针对性设计。比如,语言障碍人士和盲人的缺陷不同,对于无障碍设计的需求也不同,在进行无障碍设施设计时就要依据语言残障人士和盲人特点进行专门的设计。否则,道路无障碍设施就会丧失其使用功能,无法发挥其真正优势。再比如,设计残障人士专用卫生间时,一定要考虑到站立困难,故卫生间必须布置马桶而不是蹲便器。


         三、解析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应用措施
        (一)设计台阶
        市政道路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以及高程改变较大位置应当设计台阶。因此,台阶是城市无障碍道路设施设计关键环节之一。但是,国内对道路台阶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台阶尺寸也没有严格的规范可以参考。为了使无障碍道路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对台阶设计方案开展优化。台阶尽量放在坡度比较缓的地方,设立扶手,并采用比较艳丽的颜色进行标识。与此同时,台阶的宽度和高度要适中,宽度要大于0.3m,高度要在0.1~0.15m。另外,台阶两侧需要添加扶手,扶手高度必须控制在大约1.2m。
        (二)设计盲道
        市政道路进行盲道规划时,首要依据就是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不能过于形式化而忽略其实际功能。对于存在视力障碍的人群而言,盲道是十分关键的辅助设施。市政道路在进行设计时,盲道的宽度必须要控制30cm左右。盲道在设计时应当注重细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原则着手:
        1盲道在设计时可以采用一些有明显凸点的路面设计,这样能够帮助盲人辨别盲道。为了避免路面的凸点给盲人通行带来障碍,可将凸点做成比较圆润的形状。
        2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实现盲道的通达性,此外,还能让正常行人看见,从而尽可能地避开盲道,以免占用盲道影响残障人士出行。与此同时,盲道必须随时畅通,盲道处不能停车、设置井盖等物体。
        3提高残障人士对盲道的感知能力,加强其对行走方向的辨认能力。盲道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在盲道的路砖表层刻画不同的图案来向残障人士传递不同的方向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盲道位置的选择一定要充分发挥道路的指向性和定位作用。
        (三)设计过街天桥
        1在过街天桥侧面应当布设轮椅专用坡道,且坡道宽度应不小于2m、坡度应不大于8%。与此同时,还要对轮椅专用车道进行防滑处理,减小降雨或积雪的影响。此外,轮椅专用车道的两侧必须设置护栏和扶手,用来保障行人安全。如果轮椅专用车道的坡道高度大,护栏和扶手要设置在中间平台位置。
        2针对过街天桥某些关键设施的台阶表面,应当设置防滑条等措施。
        3在过街天桥上应当设置盲文铭牌,从而为视力障碍人群的通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四)设计坡道
        市政道路的坡道分为缘石坡道和行进坡道2大类。其中缘石坡道的设计更为复杂,在确定缘石坡道的形状之前,一定要对道路的周边环境和坡道高度差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中,坡道宽应设置在1.5m左右,同时坡度不得小于3%。在市政道路中,坡道应用十分普遍,但残障人士在坡道通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时,坡道的设计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为了使残障人士顺利通行,在设计坡道时要依据以下2大原则:一方面,要使坡道的坡度不宜太陡;另一方面,要对坡道路面进行定期的清理,以保障坡道坡面的平整度。必要时要在坡道表面设置防滑材料。坡道防滑材料一般有混凝土和橡胶。橡胶坡道往往设置在天桥、行人通道等,混凝土坡道设置在建筑工程出口或市政道路交叉路口。
        结束语
        综上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市政道路的建设步伐也日益加快,同时人们对市政道路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士最多的国家,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该人群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其日常出行的便利性。鉴于此,在开展市政道路设计时,往往需要涉及无障碍设计理念。无障碍设计理念融入市政道路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市政道路设计理论、提高其建设水平,还体现了国家关心弱势群体的态度,更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措施,但是,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国内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中仍然有着不少实际问题。因此,研究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基于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许百江.??科技经济导刊.?2019(30)
[2]关于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董怡君.??中国标准化.?2018(16)
[3]论述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 杨格欧,王朝宁.??建材与装饰.?2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