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专题研讨论文安全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韩密杰
[导读] 安全生产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韩密杰
        东明县应急管理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500
        安全生产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确保经济效益、政治稳定和职工群众身心健康的先决条件。近年来,东明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了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从整体上看,东明县安全生产取得了进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但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各类突出问题,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一、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
        东明县是能源化工大县,同时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石化深加工基地和山东省优质石化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蓝色经济区联动城市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双战略叠加实施,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各种建设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产业占比达94%,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在我县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危险因素多,管理难度大。我县工业经济以化工为主,安全监管点多、面广、任务重。二是隐患排查数量较多,大量隐患数据突显出相关行业领域安全问题不可小觑,说明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还比较薄弱。三是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不严格,思想上存在松懈侥幸,从业人员缺乏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违章指挥、无证操作、冒险作业现象依然存在。四是社会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如,交通等事故普遍是由公众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造成的,公众既是事故的肇事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
        二、问题原因分析。一是产业结构中,化工等高危行业所占比重过大,加上近年棚户区改造,客观上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难度,造成安全生产保障和管理失衡。二是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的内因和根本,政府监管责任是外因和保障。就企业而言,本身是趋利性实体,这就决定了安全投入与效益追逐的矛盾必然性。尽管口号都是“安全第一”,但在诸多因素尤其是利益驱动下,加之安全生产事故有一定偶然性,安全往往在实际工作中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三是一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措施雷同,安全教育、安全防护措施和现场管理较为粗放,导致现场管理出现无序性、盲目性。四是政府和行业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制定法规、标准和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先进管理模式上,更应该是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积极引导企业去执行,并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约束。
        三、安全生产对策及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为我们改变安全生产被动局面,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必须在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努力探索并抓好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是推广“三道防线”建设,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企业自查自纠第一道防线。将省政府260号令明确的“五个责任”,细化为24大项121小项,制作成表格,逐个企业、逐项责任认真落实。以企业聘请专家为抓手,建立技术保障第二道防线。督导企业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签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服务协议,推动第三方专家团队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政府请专家审计评估为标尺,通过执法促整改,建立政府监管第三道防线,确保隐患整改达标达效。


        二是深化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规范市场生产经营秩序。1.实施联动联防。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涉及各行各业,隐蔽性、顽固性和极端危害性特点突出。各级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强化网格化管理,将执法力量向一线倾斜。加大宣传力度,使危害性家喻户晓,群众自发进行举报。2.实施严查重治。相关监管部门依据各自法定职责,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跟踪执法和联合执法,依法惩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特别是对易燃易爆物品、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以及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到位,对一些出了问题的实施倒查追责。
        三是加快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功能转换。围绕石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企业梯次培育、企业发展提质、项目建设支撑、园区功能升级、科技创新引领、财政金融保障、安全绿色发展等“七大行动”。在今后,严格执行项目联合审批审查,强化刚性约束,提高准入门槛,切实把好审批关口,坚决杜绝低产出、低效益、高风险项目落地;同时,稳步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四是铺开安全生产岗位“应知应会”。企业安全生产岗位《应知应会手册》的编写、学习、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从业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熟知岗位危险危害因素、掌握本岗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法、提升安全素质。近几年来,在全县危化企业中率先推行安全生产岗位“应知应会”手册编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后以点带面拓展其他领域,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学习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考核和奖惩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和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
        五是深化基层基础建设。1、把好市场准入关。认真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和安全产业政策,对危险程度高、能耗高、效益差、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落后、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以及生产安全没有保障的小型化工企业,促使其有序退出。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办法,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开工、投入生产使用;对安全条件下降、达不到标准规定的,依法暂扣许可证并督促整改,整改无望的依法关闭。2、推进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督促企业完善班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标准,实行班组定岗、定人、定责管理,巩固提升技术装备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创建成果。3、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注重安监人员的培养和交流,加强人员执法能力和装备建设,保持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专职专用。
        六是深化保障体系建设。1、大力实施科技兴安。鼓励企业以预防预警、防治控制、抢险处置为重点,推广使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2、加强安全技能培训。突出农民工、新招工人、特种岗位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规定。3、搞好应急救援。继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及时编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搞好应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并抓好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4、建立全民宣传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主流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大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安全文化体验场馆运维,促进全社会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七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是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也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1、健全体系。推进网格化实名制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立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将高危、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部纳入网格化实名制安全监管,进一步细化明晰党委政府领导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2、执行到位。责任体系建立了,落不到实处等于白做。督促各企业正确对待安全生产,建好各自的“安全管理簿”,将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贯穿到各生产流程,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具体人。3、严格追责。建立完善安全问责关口前移制度,加强过程追究、隐患追究和事故追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