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秀峰
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天津3003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项目建造了许多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取决于建筑技术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各种公司规格的改进。但是,在某些结构中,由于许多混凝土特性,例如注入难度和复杂的温度控制,以及在许多混凝土结构中,大多数建筑工人难以理解技术结构要点,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可能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结构强度。本文后续就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增长,在一些重要的基础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有更多的应用,只有使其达到较高的结构强度、抗裂性能、承载力等指标要求,才能有效促进土建施工质量提升。在土建施工中,需从多方面控制混凝土质量,既要有效控制其外部约束力,还要通过严格控制配置、浇筑、振捣及养护等环节,约束其内部应力的变化优化,并提高其抗裂及抗拉性能,最大限度预防裂缝等病害发生。
2 结构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本身外在结构上具有体积大、截面积大的特点,是由水泥、沙料、石料等混合而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拉伸强度以及张力相对较弱,因此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形变的问题时有发生。比如大体积混凝土因为其传热性能较差,在一定环境中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要相对于外界环境的温度高,因此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温度形变[1]。另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施工规范要求也非常高,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原材料的配比要求也相对较高,必须根据实际工程需要以及施工环境的要求等进行科学的配比,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要求也很高,需要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来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施工的质量。
3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 编制施工方案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方案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在任何工序开始之前,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都应该编制合理的方案交由监理单位审批,并严格的执行方案的内容。以确保在真正施工时出现各种问题,拖延工期,造成损失。混凝土的配比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确定的,所以提早的了解当地的环境十分的重要。
3.2 配料比例
第一,当选择粗骨料时,必须关注连续级配,使用砂子作为细骨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优选外加剂。遵循经济原则以确保项目质量,精确减少单位混凝土用量,并增加粗骨料和细骨料及骨料的比例[2]。小心使用凝结时间长且水合系数低的水泥材料。同时,可以选择使用矿渣水泥来减少大量混凝土的渗出。然后,技术人员会结合实际情况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以精确控制混凝土的耗水量,进一步提高施工效果。第二,对于固态混凝土,即在特定建筑的建造过程中的建造过程,建筑工人首先选择符合建造标准的混凝土,钢筋和相关材料,为期7天。然后选择并参考相关的工程施工标准。它还通过仅形成结构需求设计的一部分,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后一部分的设计,优化结构来阐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
3.3 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量混凝土的质量。具体地,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由于未完成运输/运输而积累,并且混凝土的功能和性质改变,同时,混凝土会稀释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时间,直接影响其强度。此外,运输过程中天气温度的变化也可能导致混凝土变化。
3.4 浇筑
在排空操作之前,有必要及时对模板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进行科学检查,主要是为了验证悬臂构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其他的性能。施工人员在进行浇注时,有必要及时观察模板,以及模板的支撑状态,并报告是否有异常的问题。此外,不建议更改保留孔和嵌入部件的原始位置。如果存在偏差,要进行及时的更正。在后续的浇筑时,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规范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对于分配的工作职责要认真对待,避免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麻点,蜂巢和洞等因素的干扰。同时浇筑层与层之间最大的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浇筑面积需要渗透和固体胶厚度不超过3m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对于采用多层连接救助方法。多层铸造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方式用振导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质量,快速的将混凝土土层进行散热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经常出现溢水现象,为了确保其质量相要从表面水分进行及时的清除。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温度的控制。
3.5 约束力控制
约束力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在重力的作用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地基下沉,或者是不同程度的位移,这些问题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施工时可以设置滑动层。滑动层的设置也有一定的技术标准,一般来说设置的位置在混凝土与地基的交界处,可以用沥青毡层或者是砂垫层作为滑动层,滑动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地基下沉,或者是位移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3]。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温度应力的控制。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利用覆盖法,或者是蓄水法对温度应力进行控制,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外部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降低因为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温度应力。能够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的一致性,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形变。
3.6 温度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关键便在于温度,其中,强制降温的方式最为有效,通过预埋循环水管路的方式,借助于循环冷水,加速内部热量排出,混凝土内外温差得到快速控制。还可以从材料入手,考虑到热量的产生来源于水泥水化反应,通过限制水泥用量,也能够减少热量总量,以低热水泥为代表的材料得到较多应用。除了材料本身外,在材料混合搅拌环节,也要合理控制搅拌频率,尽可能的使热量得到散发,并且要保证搅拌的均匀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也是温度控制的重要环节,要对混凝土材料温度加以控制,并且要选择适宜温度的天气进行浇筑,还可通过冷却降温的措施,来控制浇筑过程中热量。
3.7 验收与保养
浇筑混凝土后,施工单位必须管理场地的状况。维护的主要目的是允许混凝土结构提供良好的结构性能,并控制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或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例如,夏季混凝土应适当浇水和保湿,并且混凝土部件不应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在冬季施工中,需要一种隔热方法来提高混凝土零件的外部温度,以减少由于外部温度引起的开裂。而且,我国对大量的混凝土质量有着严格地要求,大量接纳混凝土,尤其是外部尺寸和内部质量。施工完成后,每个工程人员都可以使用相关设备和自己的经验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日渐成熟,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来使得整个结构以及建筑性能提升,增长使用寿命,能够在使用中维持较高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服务于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军 .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J]. 建材与装饰 ,2018(42):22-23.
[2] 刘庆玉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9):61-62.
[3] 李宏明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刍议 [J]. 四川水泥 ,2018(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