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娟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69
摘要:现如今,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防排烟系统设计与实施可能会对整体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因多重因素制约,导致一些现实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合理解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暖通空调防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可能忽视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暖通空调;防排烟系统设计;重点问题
引言
当前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工程量也不断加大,施工的复杂程度也明显提高,这对于建筑暖通空调来说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果暖通空调设计不合理,将会给建筑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而防排烟系统作为暖通空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运用创新性的设计思路,采用更加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提高其性能质量,保证建筑暖通空调能够完全满足消防需求,为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1防排烟设计原则
1.1防烟系统设计原则
防烟系统设计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和设备加压送风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其核心功能在于有效防止火灾发生时有毒烟气进入楼梯间、室内和安全疏散通道内。防烟系统设备需要布置在前厅、楼梯间、防火通道、火灾避难间等重要位置,一旦发生火灾后,防烟系统必须要有效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序撤离。在具体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结构特点和窗体布置情况来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加压送风设计方案。在空间开放,窗体较多,能与外界充分形成对流的开放性区域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利用快速的空气流通不断减少烟雾;在空间狭小密闭,且难以与外界形成良好通风的区域必须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设备的输出压力和送风量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密闭性和周边环境特点进行精确计算,并需要预先做实验并完成系统调试,保障加压送风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确保火灾发生时防烟区域处于正压力状态,进而有效防止其他区域的烟气进入防烟区。
1.2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
暖通空调的排烟系统一般采用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两种设计方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建筑内房建、走廊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氧气排出室外。排烟系统设备主要布置长度较长的走廊、面积较大的房间和地下车库,停车场等场所。排烟设施分为自然通风排烟设施和机械强制排烟设施,自然排烟主要利用建筑窗体进行排烟,适用于窗户较多的宽敞区域。机械排烟设备要根据排烟局的特点和排烟井的位置选择设计方案进行布置,可采用竖向排烟或水平排烟方式。在建筑排烟系统设计中,排烟井的位置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要使排烟管道安装连接尽可能便捷,使排烟路基顺畅,如果排烟井位置选取不当,很容易造成烟气流速下降,甚至造成堵塞,严重影响排烟系统的使用性能。此外,要注意排烟出风口和正压入风口的距离间隔,防止出现烟气短路。对于屋顶的排烟设施要注意防水防潮,做好密封绝缘设计。
2防排烟系统设计中易被忽视问题分析
2.1烟机配电施工问题
排烟烟机完善的配电施工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但在具体的配电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施工不规范的现象,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单回路配电,缺少备用电源和自动切换装置;配电线路走线混乱,电线线径达不到国家标准,线路两端线标线号不清晰导致电路检查困难;配电箱防护等级低,容易进入灰尘或雨水;设备防雷接地不良,容易出现雷击故障等。这些配电施工存在的问题很容易造成烟机设备运行故障,给暖通空调排烟系统带来隐患。
2.2防烟分区及挡烟垂壁问题
(1)按照“新烟规”要求,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故自然排烟同样需要划分防烟分区,且根据规范4.2.4条及“补充说明”第19~21条规定,超过最大允许面积及最大允许长边长度的排烟区域应划成多个防烟分区。此类问题图纸中出现的概率较高,为69%。
防烟分区长边长度超过规范限制,会造成烟气水平扩散沉降至储烟仓以下,影响排烟及疏散效果。
(2)对于需要划分防烟分区的区域,挡烟垂壁的材质及底边距地高度(或有效高度)需要明确。若因净高限制需要使用活动式挡烟垂壁,则需明确活动挡烟垂壁的运行性能、控制方式等要求,且需与电气专业配合提供所需电源与消防控制信号。
(3)“新烟规”对敞开楼梯及自动扶梯穿楼板处提出了应设置挡烟垂壁的要求。此类问题在建筑及暖通图纸中均常见。在设置排烟设施的建筑内,敞开楼梯易成为烟气在不同楼层间串通的通道。此处设置挡烟垂壁的有效高度应与暖通空调需设置排烟部位的要求相同。开敞楼梯最高楼层处烟气已无法再向上传播,故此处可不设置挡烟垂壁。
3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优化解决思路
3.1选用高性能防排烟设备
防排烟系统要想达到设计性能预期目标离不开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设备,因此要加强设备的选型设计、采购和质量控制环节,较大功率的防排烟风机可以采用变频启动方式,减小电机启动时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冲击,以避免起动功率过大引发的跳闸。此外,在防排烟系统中应布置先进的传感器报警装置和远程监控设备,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使建筑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的发现防排烟系统中存在的故障报警,从而提高设备的运维管理水平。
3.2加强施工质量监督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也是提高防排烟系统性能的关键手段。建设单位必须选择拥有消防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监督单位要做好防排烟系统施工各个环节的把关,重点加强工程设计审核、施工监督检查和工程竣工验收的管控力度,确保暖通空调系统满足质量标准。
3.3合理布置排烟风管
结合《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进行分析,公共建筑走道或室内,所有防烟区最近排烟口的水平距离需要控制在30m范围内。如果建筑工程室内高度大于6m,并且能够形成自然对流,水平距离可以适当延伸,延伸范围要控制在37.5m以内。
3.4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
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应该与建筑整体结构设计形成一体化设计方案,应该将防排烟机械、电气设备、排烟窗、排烟管道一起融入到建筑设计图纸中,以解决暖通空调主体结构设计和防排烟系统设计存在衔接不完善的问题。具体实现的方法是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建筑整体进行3D建模,在建筑3D模型中嵌入暖通空调防排烟系统,并进行模拟化施工,确保暖通空调排烟系统能与建筑整体建构密切配合,以减少设计缺陷。
结语
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和防火要求,依据科学严谨的设计原则进行完善的排烟防烟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严格管控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全面提升暖通空调防排烟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确保暖通空调能够满足长寿命的周期安全稳定使用,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邢家玮.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84.
[2]李江南.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消防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科技,2011,18(3):125~127.
[3]陈思浓,沈国华.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建筑,2019,16(15):153~154.
[4]甄兴宇.浅谈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21:159~160.
[5]朱宗燕.浅析超高层建筑物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