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冰
天津交通巴士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交通运输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只有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满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力,细化职能部门责任,而后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管理决策有效性、科学性,再者是遵纪守法,加强对运输合同的管理,最后加强收入稽查力度,强化收入管理效果,从管理改革上促进交通运输企业经营效益全面提升,以企业发展去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交通运输;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1导言
交通运输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既是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必然要选择的路径,也是交通运输行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企业必须要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收入稽查、合同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创新,从管理改革上推动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以自身的发展实现整个行业市场环境的完善。
2交通运输企业特点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归属于服务行业范畴内,为各地区民众生活提供了便利,其公共服务性特点尤为明显。交通运输和市场上一般企业有别,交通运输企业经营和管理,不是为了盈利去生产,因为交通运输是服务行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需秉承“为人民服务”理念,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交通运输行业属性的存在,决定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强制性,特别是运价管制上,价格高低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管理时务必介入强制手段,以此维持运价均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交通运输全球化已成定局,世界各国都在谋求发展,而在发展中均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推动。处在发展中的交通运输网,不单单是一个庞杂系统,此系统还要和他国接轨、合作,达成全球输送,这无疑不显露了交通运输业的国际性特点和大系统性特点。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涵盖了各类工作模式,以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以及水路运输最具代表性,这些运输方式也是产品输送的主选方式,与此同时,也是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的主要渠道,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当前形势下交通运输企业经济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现在国内交通运输企业尽管认识到强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经济管理效果却不尽人意。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3.1市场资源配置失衡。国内大多数交通运输企业纷纷进行市场资源分解和消化,但总的来说,投入太过分散,并且预算深入程度不足,再加上项目承包回收方面存在漏洞,运输供给和站场管理失衡,导致企业产出率低,致使资源过度浪费。
3.2职责分配模糊。交通运输企业财会工作者核心职责便是企业会计账目,内部经济管理中,责任划分不明且管理层责任难落实,有的交通运输企业甚至连专职财会人员都没有,经济管理人员配备显著不足。
3.3财务预算效果差。交通运输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点在于科学管理资金资源配置和经济管理决策等,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很多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全面预算制度,另外,内部预算管理体系尚未成型且预算编制周期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转型和发展。
3.4资金管理有失。若想有效强化经济管理成效,期间一定要对企业所占资源予以全面优化配置,资金科学配置和资金使用管理十分关键,但国内有些交通运输企业资产负债率很高,资金管理常有疏漏,资金使用要求不明,资金管理问题频发。
4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4.1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力,细化职能部门责任
交通运输企业发展转型,务必要进行内部资源配置,之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强化企业服务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将发展任务落到实处,实现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目标,第一要务便是从整体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角度出发,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合理的管理方法,对交通运输企业经济管理职能予以细分,用责任去实现管理效果的强化。企业领导干部要认识到经济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为企业改革创新指明道路,明确经济管理模式转变的具体方向,积极整合运输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布设经济管理组成,而后明确各方管理责任,从战略上去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成效。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企业还要加强员工训练,提升员工素质,诚聘专业财会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强化各部门间业务配合能力,用人的力量来推动企业发展。
4.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管理决策有效性、科学性
全面预算制度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关联。就交通运输企业发展而言,企业现金流量和企业负债方面,所体现的不单单是企业成本收益,更是代表着企业管理决策和未来发展朝向。交通运输企业全面预算,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托,在不同预算周期应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科学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资金资源管理优化配置,有力体现出预算导向效能,对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信息变化予以反映。第一,企业需要和市场信息以及企业资源基础等现状相结合,之后对成本进行优质管控,基于此,最大限度上发挥出资源利用效果,达到企业收入、产出最大化目标,降低资源浪费程度,做出正确企业评估,对企业未来投资方向和资金投入比例予以严格把控。第二,需将企业现金管理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创设收支双线资金管理机制,借助财务核算把握资金流向的同时,高效利用资金,减少经营风险发生率。第三,创新交通运输企业内部预算编制制度,将企业年度变更为季度核算,之后汇报详细月资金收支信息,对资金资源流向严格把控,从而完成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且按期回收资金。
4.3借力法制,加强对运输合同的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定要基于法制环境去进行企业管理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高效发展。就交通运输企业而言,完备的法制建设可以为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提供保障,有法可依才能公平交易,交易彼此权利义务清晰明了,保护了双方合法权益。所以作为交通运输企业,一定要将自身发展放到法制环境中去审视,根据《合同法》具体要求去做交通运输业务,日渐强化交通运输企业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约、负责到底,规范企业经济行为,在法制环境下实现经济管理改革目标。
4.4提升对交通运输企业的收入稽查力度,加强收入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市场竞争时,违规操作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务必要深度强化交通运输企业稽查力度,之后将企业经营归入监管范畴,方可维系国内运输市场的有序运作。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稽查核算过程中,以企业内审操作和会计核算操作等对企业进行资金综合管理,达成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企业资金管理,以监督管控等手段全面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在合法规范的环境中进行内部经济管理。
5结语
在国内社会基础设施中,交通运输占有较大份额,交通运输行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其他行业可比。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基于市场导向的交通运输企业,其经营管理模式一定要做到完善和创新,以合理的管理方案作为依托,优化经济管理模式,从而更好更优的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10-11.
[2]孙千婷.强化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06):243.
[3]石银燕.交通运输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0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