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飞
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1
摘要:在建筑结构中,深受弯构件作为特殊结构常应用在结构设计中,通过深受弯构件的应用,提高受力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受弯构件的概念、受力性能以及破坏形态,其次设计深受弯构件要先对负载能力进行计算,经过计算后才能展开构件结构设计。以期本研究可以对深受弯构件设计的优化起到借鉴作用,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关键词:简支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结构设计
引言:深受弯构件经常应用于梁高度大但是跨度小的区域,如楼梯间跨度较小,使用深受弯构件可以提高楼梯间稳定性,让楼梯间受力均衡,延长使用寿命。在简支梁中使用时需要尽量连接较大刚度的构件。一旦简支深梁出现裂缝,梁内内力重新分布,深受弯构件有助于形成平衡的受力体系,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因此,研究深受弯构件的设计对于建筑行业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利用构件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一、深受弯构件
(一)概念
深受弯构件主要是指跨度和截面高度的比例较小的梁构件,根据规定,梁跨径l和高度比值不超过5,称之为深受弯构件。简支钢筋混凝土中,简支梁中l/h不超过2的可以称作深梁,l/h处于2~5之间的称作短梁。由于深受弯构件跨高较小,受力作用梁正截面应力分布无法满足平截面假定,相比于普通梁,深受弯构件出现的破坏形态以及计算方法有一定差距。
跨高比不超过2的简支梁,或者跨高比不超过2.5的连续梁,称之为深梁。跨高比不超过5的称作深受弯构件。深受弯构件和普通梁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需要作出合理的设计。由于深受弯构件放置在高度高且跨度小的位置,如楼梯间等区域,为了让建筑性能得到满足,如果框架梁高度足够大,框架梁要形成深梁。建筑中,为了让抗浮设计得到满足,基础梁一般比较高大,如果基础梁的跨度相对较小,极容易构成深梁。
(二)受力特性分析
受弯构件的受力情况随着跨高比变化而发生变化,混凝土出现开裂时,构件正处于弹性期间,界面上应力的分布,满足于弹性力学的计算结果。如果跨高比值较小,支座截面应变曲线会随着跨高比逐渐增加,曲线变化逐渐平坦。如果l/h超过5时,支座截面应变会趋近于维纳埃直线。构件开裂之后进入裂缝期,l/h超过5时,跨中会先出现垂直的裂缝,一般情况下并不会立刻出现斜裂缝。混凝土的受拉和受压区域应变满足维纳埃直线。如果构件跨高比没有超过5,跨中会先显示出垂直裂缝,跨高比逐渐变小,剪弯段逐渐出现斜向裂缝,构成纵向受拉钢筋以及混凝土构成的受力体系。跨中的下部受到的应力较低,垂直裂缝出现发展缓慢的情况,受压区以及受拉区混凝土应变曲线逐渐偏离维纳埃直线。
(三)破坏形态分析
受弯构件破坏形态包括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两种。依照钢筋配筋率将弯曲破坏分成超筋、适筋以及少筋三种情况。依照剪跨比将剪切破坏划分成剪切、斜拉和斜压三种。这两种破坏形态跟随配筋率变化而改变。如果跨高比不超过2,配筋率适中或者偏低,受拉钢筋出现屈服,表现为弯曲破坏,但是混凝土不会受到破坏。实测压应变不会超过极限应变值,相比于受弯构件有着明显的不同[1]。如果配筋率较大,混凝土被压碎、斜裂缝出现贯穿表现,造成斜压情况或者受到剪力破坏。在跨高比处于2~5范围时,破坏形态根据跨高比确定,如l/h不超过3时,破坏形态和深梁类似。钢筋屈服后,造成混凝土压碎,斜截面受到破坏。如l/h超过3,其破坏形态和一般性受弯构件相似。因此跨高比在2~5之间的深受弯构件,破坏形态在一般梁和深梁形态的中间。
二、分析承载能力
(一)分析受弯承载力
在材料和界面相同时,梁受弯承载能力受到跨高比以及配筋率的影响。如果配筋率较小,混凝土受压趋于降低高度,纵向拉力和混凝土压力之和,内力臂逐渐增加。
梁有着不同跨高比,支座截面分布图形随着跨高比逐渐增加,趋近于维纳埃直线。如果跨高比小,出现的偏离程度越大,内力臂有所减少。承载力也会随之遍地,深受弯构件跨高比直接影响梁承载能力。
(二)分析受剪承载力
在混凝土强度、纵向受力、界面尺寸以及配筋率相同时,无腹筋抗剪强度受到剪跨比以及跨高比的影响。跨高比处于10~12范围内,给梁抗剪强度带来的影响逐渐削弱。梁抗剪强度会跟随剪跨比增加发生降低,剪跨比超过3后,抗剪强度逐渐稳定。影响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于剪跨比,可以忽略跨高比的影响。对于有腹筋的梁,抗剪强度包括混凝土强度以及腹筋强度两种。腹筋作用在于出现斜裂缝前,腹筋应变逐渐减小,在斜裂缝逐渐出现后,应变逐渐增大。腹筋穿过斜裂缝,会造成应变增加。腹筋如果和斜裂缝相交,斜截面受到破坏关乎跨高比和剪跨比[2]。荷载集中时,剪跨比为1时,经过斜裂缝的水平方向腹筋会全部屈服,但是只有1/3垂直腹筋会屈服,意味着水平腹筋发挥的更大。剪跨比超过1时,水平腹筋只有28.6%发生屈服,但是有90%的竖直腹筋去读,意味着垂直腹筋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荷载均匀分布的情况下,l/h不超过3时,有80%水平腹筋发生屈服,而竖直腹筋有60%发生屈服,这意味着两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水平腹筋的作用更大一些。l/h超过3时,垂直腹筋出现全部区域,而竖直腹筋只有16.7%出现屈服,这也意味着跨高比相对大时,垂直腹筋发挥着主要作用。
三、构造设计
(一)纵向钢筋
深受弯构件应用于斜裂缝构成拉杆拱体系。纵向钢筋向支座应力靠近随着斜裂缝逐渐和跨中相同。因此不允许钢筋跨中弯起或者截断,向支座伸入,同时使用锚固措施加固。受拉钢筋端部要使用水平搭接的锚固形式,不能使用竖向的弯钩,避免出现竖向劈尖,避免竖向劈尖形成水平劈裂应力,和支座压力造成水平拉应力相互叠加,造成裂缝加剧,不利于锚固钢筋。增加跨高比,让深受弯构件受力向梁受力逐渐过渡。支座附近受拉钢筋应力会逐渐减少。例如在支座位置,为了满足抗剪力要求,l/h超过3的构件要弯起,不超过1/4受拉钢筋面积。
深受弯构件的跨中截面拉应力会在底部高度范围集中,l/h不超过3时,构件应该设计在0.2h的位置上,让受拉约束范围得到扩大,避免垂直裂缝持续夸大。在构件弹性阶段,支座截面应力随着跨高比变化和发生改变,为了让配筋布置得到简化,根据跨高比设计配筋率[3]。按照l/h=3、l/h=2、l/h=1.5、l/h=1四个分类,要求配筋率不能少于最小配筋率,以有效控制中间支座的竖向裂缝。先使用水平腹筋对受拉钢筋进行配置,如果水平腹筋数量不够,要增加短筋数量。
(二)腹筋
一旦深受弯构件出现斜裂纹,裂缝会快速发展,因此需要配置腹筋对裂缝进行抑制。腹筋可能会承担一部分剪力。使用斜置腹筋方式能够有效分担剪力,建议使用水平腹筋和垂直腹筋的方式。如果使用间距小、直径小的正交腹筋,构建受到剪力破坏时,腹筋可以发挥出延性,正交腹筋间要设置拉筋提高连系。避免造成截面横向发生变形,造成侧向劈裂,出现斜压破坏,造成构件失去承载力。深受弯构建使用的腹筋直径避免小于8mm,腹筋间距不能超过200mm,且不小于100mm。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深受弯构件的概念、受力性能以及破坏形态,提出了深受弯构件的设计,在文中强调了设计重点。深受弯构件需要经过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的分析,从纵向钢筋和腹筋两个方面展开设计。经过深受弯构件在简支混凝土中的应用,提高混凝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晖,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和连续深梁压杆-拉杆模型的评价与改进[J/OL].建筑结构学报,2019(07):154-161[2019-05-05].
[2]周清,牛宁宁,刘海员等.配筋率及截面尺寸对简支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抗爆性能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06):1024-1031.
[3]胡淼珍,聂宏涛,张泽俊等.基于弹性应变能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极限承载力判据研究[J/OL].应用力学学报:1-7[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