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孟德广
[导读]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混凝土被普遍应用于工程建设
        孟德广
        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天津300300
        摘要: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混凝土被普遍应用于工程建设。混凝土作为建筑中的基础材料,其施工技术及质量会较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随着科技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发展,人们也不断提高了对建筑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后续就上述内容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周期较长,而这也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会带来质量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受其材料性质的影响,其在实际中对技术工艺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若是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则可能会为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隐患。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此来规范及指导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同时还应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落实,达到强化质量管理执行效力的目的。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拌和与运输
        拌和作为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拌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1]。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处理之前,需要做好其试验工作,对混凝土的拌和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原料的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对于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混凝土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运输状况的影响,只有在具备良好运输条件基础上,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强度以及承受力减弱等问题发生,减少对施工效果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对运输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还要不断采用滚筒来进行均匀搅拌工作,避免混凝土沉积等问题发生。
        2.2 泵送
        施工人员需要在泵送混凝土之前使用水将泵管浸湿,同时通过砂浆将泵管浸润,避免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泥浆损失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也需要对砂浆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在泵送过程中将其混入到浇筑构件的内部。混凝土泵送施工经验表明,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温度或运输距离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调整,正常情况下需要使其低于180mm。在卸载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持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避免混凝土无法通过输送缸,产生堵管问题。泵送过程中需要保持连续性,一旦出现中断情况将会增加堵管发生的概率。
        2.3 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其模板工程及配筋率进行检查,确认达到了混凝土的施工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作业。首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保证其连续性,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浇筑间隔的时长,并对施工环境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控,使混凝土浇筑温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其次,在建筑工程中通常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此过程中应保证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这使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保持整体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控制浇筑时间的方式防止混凝土结构在凝结后出现分层的问题。
        2.4 振捣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还需要进行振捣操作,只有两者有效衔接,并确保振捣技术的妥善性,才能促使原材料均匀分布,促使混合料内多余的空气能被及时排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室效果。在经过细致化的振捣工作后,还要在模板中填充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出现局部缺失现象。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振捣的适度性展开分析,避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振等现象。

依照混凝土类型可看出,可以把混凝土振捣划分成为机械与人工两种形式,但无论在施工中运用哪一种操作模式,都需要合理设置振捣插入点,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2]。
        2.5 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完成以后,为保证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通常情况下主要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及时将浇筑和振捣作业之后的混凝土用塑料布或者蓬布加以覆盖,降低混凝土的水分流失,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从而降低混凝土内外之间的温差,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抗开裂的能力。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水泥的不同、混凝土浇筑方法的不同,也应注意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等问题。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1 材料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而混凝土的性质特征使其在实际中容易出现干缩、裂缝、变形等情况,因此需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来减少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施工材料入场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及试验工作,以此来确认施工用各类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等参数,在确认材料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后需要在施工现场对其进行妥善保管,根据不同施工材料的性质特征合理的划分材料保管区域,并对影响施工材料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
        3.2 做好配比管理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应当对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配比加大重视,需要把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参数标注在搅拌现场,并且还要对混合水泥的水量进行掌握,从而确保施工工序符合建筑规范要求。若是水与水泥的混合比超过用水量的1/4,那么就会促使混合物出现泄漏现象,同时,若是严重的话还会对混凝土结构,以及混凝土的耐用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合理把握用水量,并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也在可控范围内,进而满足施工要求[3]。
        3.3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能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化,为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各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管理的责任直接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责任人,而且把施工工作人员工作绩效和施工管理进行挂钩,根据各人的工作成效,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升质量的管理观念。除此之外,还需建立专门质量检测机构,对于施工现场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及时做好材料验收、分部分项验收、隐蔽验收、质量检查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质量问题。
        3.4 工程全过程管控
        在进行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管控以规避各类突发的问题事件。比如,施工期间发现设计要求无法在现场实现、材料供应无法满足正常施工需求、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等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对各类问题做好提前的预想工作,确保在问题发生后可以及时进行规划调整,避免对施工进度或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监督管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安排人员对材料用量、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并通过专业设备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无法验收通过的情况,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可以平稳有序完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还要进行施工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对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模式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志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14,34(17):122-124.
[2] 牛加顺.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9(10):45-50.
[3] 任峰.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8):15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