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鲁健
[导读] 水库工程以防洪、抗旱以及发展水利灌溉为主
        鲁健
        蓬莱区邱山水库管理所  山东烟台    265600
        摘要:水库工程以防洪、抗旱以及发展水利灌溉为主,水库运行管理的宗旨是保证水库能健康、安全运转。在水库管理过程中,既要提升水库管理设备水平,又要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强水库工程的市场竞争实力,将管理工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水库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1关于水库运行管理的意义
        水库运行管理中问题影响因素繁多,一方面,开发建设的水库在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所面临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工程条件越来越复杂,影响水库大坝建设与运行安全的外在条件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20世纪50~70年代建成的一大批水库,受当时经济条件落后、技术水平低下、施工质量不高等因素影响,其中病险工程大约占39%,其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创新的施工理念、管理技术、理论研究等和先进的施工机械、施工工艺、FEA技术、BIM技术等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的成功应用,促使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大部分水利工程运行期安全管理水平不高,致使其已成为水利工作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成为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转变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加强水库运行期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人员技术、完善安全监测、加强运行维护,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目前水利工程安全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2探讨水库运行期间的常见问题
        2.1缺失安全监测信息
        目前很多水库都完成了水库安全监测信息化,通过自动化检测系统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获取大量的水利工程运行监测信息,这些监测信息当中蕴含着重要的安全性态信息,但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获取的监测信息均处于静置状态,没有及时、充分地发挥其工程价值。根据国家现行规范,水库安全监测资料只有在水库安全定检、水库安全鉴定等工作中才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无论是水库安全定检工作还是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其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后期也是每隔5~10年才可以进行一次,且规定一般最早不能超过3年,除非运行过程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状况后,才可针对于此展开安全鉴定工作。同时部分中小型水库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不能够承担起水库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任务。因此现在部分中小型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安全监测信息分析效率不高,不能够及时察觉监测信息中反映的结构异常状况,更不能探明其异常原因,同时也不能根据安全监测信息及时了解结构的安全运行性态。
        2.2水库设施陈旧
        目前,国内很多水库内配置的相关设施已经难以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因资金有限,先进的监管技术及有关设施无法被及时引进,在突发情况下难以实施有效的应急措施。此外,一些管理人员不重视对设备的维护,未定期修理水库,增加了堵塞、裂缝及闸门开关失灵等情况发生的概率,对水库周围尤其是下游居民的安全生产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2.3影响生态环境
水库运行管理不仅是进行自身管理,还要考虑到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创造经济效益。如果管理方法不科学、不到位,部分地区就会出现污水大量排放的现象,明显逾越了水库的自我净化能力,不利于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4缺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不完善是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水库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为水库运行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酿成的后果极为严重。此外,部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且部分水利设施更新缺乏时效性,造成了部分水库信息共享效率偏低,相关部门无法全面掌握水库的运行情况,给水库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2.5水库巡视检查不当
        水库巡检是随着水库作为建筑物的出现而被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段。它对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坝高和库容规模不断扩大的现代社会,水库检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保证大坝安全运行,在我国现行的水库监测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水库巡视检查在重要性上与仪器监测相同,同时注重日常、年度和专项检查等各方面的相关要求。目前,许多水电站正按照上述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忽视甚至轻视大坝巡检工作,巡检工作不规范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比如在对于土石坝进行巡视检查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出现检查态度散漫、检查频率较低、检查项目遗漏等,造成危害性裂缝、渗漏等忽视,最终导致险情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3基于水库运行管理的对策
        3.1利用先进设施,创建信息网络
        为提升水库运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相关部门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电子闸门、机电设备及监测设施等重要配置的性能。电子监测设施的投用,不仅能协助相关人员在短时间内精确获得水库变化的相关数据信息,还能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量,在恰当时机作出最佳应对措施,减少因时间延误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要密切关注上下游水库的运转情况,在防洪、泄涝等状况出现时及时作出调整,有效提升调度效果。
        3.2构建管理体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健全管理体制,推行分层管理方法,立足于当下企业管理模式,构建职员绩效考评与职责管理机制,加强职员业务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力争构建强大的管理团队,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加强社会监管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水库管理人员工作的督察过程,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行为的规范性、技能的精湛性。鼓励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和国内外的先进工作者交流心得,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理念,提升实践技能水平,为水库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3.3重视除险加固,加大强监察力度
        重视水库运行管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强化监察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水库的巡查值守制度,定时监测水位,尤其要在雨季加强水库的运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针对设计不合理的水库,要再次科学规划,重新测算水库工程的各项指标。如对水库大坝予以加宽加高处理、及时去除渠道淤泥、补漏裂缝、挖出蚁穴等,以上措施的有效落实可以降低渗水、漏水等情况发生的几率,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扭转过去被动式的风险管理格局。
        3.4综合利用,呈现创收目标
        资金的有限性是制约水库运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提升水库的创收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水库管理工作的基础。各水库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出自身优越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水库产业环境的生态化进程。例如,在保证水库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生态产业,协助水库达成创收目标,减少资源浪费。
        结束语
        综上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水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水资源而言,水库的建设及运行能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促进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水库管理存在问题时,就会对水库下游住户用水造成一定影响。鉴于以上情况,水库运行管理人员应分析问题成因,积极推行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水库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陈建富.江西农业.2019(20)
        [2]浅谈当前水库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吴钢,刘磊,李皓.水利建设与管理.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