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潘荣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潘荣
        452730199012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车辆拥有量和使用车辆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这无疑给市政道路及其桥梁带来了压力。虽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桥梁病害,这就意味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各种常见的病害进行有效预防,并在问题出现后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出发,就如何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常见病害;施工;解决对策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日俱增的车流量还是给市政道路桥梁带来了很大压力,导致当前交通不能满足车辆行驶的需求。所以,各地区频繁发生超载等情况,在这种压力之下,市政道路、桥梁发生问题的几率也在逐渐加大,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那么就会造成桥梁工程发生病害,不但降低了桥梁工程整体的质量,对后期桥梁投入使用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长久发展。因此,重视起市政道路桥梁的病害,并采取合理地解决对策才是当前工程发展的关键。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病害问题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导致这些病害的原因不尽相同,总的来说,病害多是由于几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的,比如气候温度、路面降雨还有交通荷载等,这些是常见因素,另外还有管线开挖、地铁开挖施工等原因干扰。因为原因多种多样,所以病害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但归类分析可以发现,常见的市政道路桥梁病害主要是裂缝病害、龟裂病害、坑槽病害和沉陷病害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解决对策
2.1裂缝病害的解决对策
        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市政道路桥梁的表面极易发生裂缝病害,那么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第一,道路表面的裂缝宽度不超过2mm。这时就能利用特殊材料来进行修复、修补,例如高分子纳米材料等,并且在修补表面时需要确保间隔的时间为5分钟。第二,表面裂缝宽度已经超过了2mm。那就需要采用压力灌浆装置来进行修补和弥补的工作,从而使得道路表面存在的缝隙、漏缝等能得到有效填补。在市政道路桥梁实际的施工中,修补表面缝隙的做法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修补方式,尤其是针对那些承载力较小的裂痕和裂缝的深处,其修补效果十分显著。不过在应用这种修补方式的时候,首先要在裂痕、裂缝处涂刷有机化合物,然后再进行表面的防腐蚀处理,最后再用玻璃丝绵进行整体的覆盖,这样有利于确保裂缝的修补效果能达到预期目标,并有效抑制裂缝蔓延扩展的程度。除此之外,针对裂缝还有封堵填充的方式,其过程是将柔性水泥、树脂粘贴剂等胶状材料压至裂缝中,从而有效弥补道路桥梁表面的裂痕和裂缝,并且起到稳固桥梁的作用。最后,针对裂缝较为严重的部分,还可以采取开槽处理的方法,在完成开槽后,需要将槽体取出并在其表面涂抹防水的硅胶材料,接着再把槽体放到开槽的内部,从而使其能和道路桥梁的表面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实现良好的裂痕和裂缝修补目标。
2.2龟裂病害的解决对策
市政道路桥梁还容易发生一种病害就是龟裂病害,道路水泥的稳定碎石基层会发生松散现象,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水泥的稳定碎石基层进行铣刨,再回补改性的沥青混凝土以作处理,直到符合预设的标高。

如果水泥的稳定碎石基层发生了块裂病害,并且裂缝长度超过了2m,那么施工人员就不需要做铣刨的处理了,而应该采取铺设抗裂贴这种方式,然后同样回补改性的沥青混凝土直到符合预设标高。具体来说,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有以下几点:首先,封锁交通的同时摆放好标志牌,以确保交通安全。其次就要对路面进行清扫,打扫干净后再对龟裂的部分进行铣刨。接着,如果区域的强度不足,那么就采用钻孔注浆的方式来进行,再洒布粘层油。最后,施工人员回补的沥青混合料需要符合设计标高,在碾压工作完成后进行交通的开放。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还要根据龟裂的道路位置,对车道宽度进行铣刨。
2.3坑槽病害的解决对策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坑槽病害也是极易发生的一种问题,其处理对策如下:首先,要对原来路面的中面层进行铣刨,然后用快干的混凝土对下部破损层进行修补,同时采用10cm的改性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回补。当然处理的前提条件依然是要对交通进行封锁,并按照规定摆放好交通标志的标牌,在对坑槽区域进行铣刨之前也要将路面打扫干净。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就是洒布粘层油,在碾压完成后开放交通。需要注意的是,回补的沥青混合料需要符合设计标高。
2.4沉陷病害的解决对策
沉陷病害也是市政道路桥梁中常见的一种病害问题,其解决对策主要是采用的聚合物对沉陷的起点、终点进行注浆以加固路面的基层,同时要对沉陷后注浆的路面进行11cm的铣刨以去除原来松散的沥青面层,将路面打扫干净之后需要洒布粘层油,并用改性AC-20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回补,注意回补要到以设计标高低3cm。具体来说,其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交通封锁的同时摆放好交通标志的标牌,清扫好路面,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第二步,采用路面钻孔并用地聚合物进行注浆。第三步,对路面的端头位置进行铣刨,然后洒布粘层油。第四步,回补沥青混合料,但回补要根据设计的标高来进行。第五步,完成碾压工作后再进行交通开放。但这些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在注浆过程中要注意放样、定孔、钻孔和注浆封孔等几个重要的施工环节,务必做好施工操作。这就要施工人员用卷尺来严格控制放样、定孔时期的孔洞间距,而在钻孔时则要采用干法成孔的技术,并用注浆泵等装置来进行注浆施工,一旦相邻的孔洞发生了冒浆现象,那么就要停止施工。在完成注浆的三天之内,还需要对注浆的方位进行划线处理,在确定了铣刨的范围后再用铣刨机器进行此项工作,要将铣刨的深度保持在11cm,并确保能去除面层、中面层上的沥青,下面层的沥青也要同样进行铣刨工作,这是为了保障回填料和下面层能有效粘结。在做好铣刨工作后,需要用清洁剂对路面进行清洁,在确保路面没有渣滓后再撒布改性的乳化沥青油,一般是0.5kg一平方米。待破乳之后再开始进行回填料也是就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作,一般要比设计标高低3cm,然后由压路机来进行碾压工作,等到温度降到50℃时就能开放交通了。另外,沉陷病害的部分如果要采取注浆的工艺,那么在面层铣刨之后要对铣刨面进行彻底的清洗,以确保注浆过程中残留的材料能被清除,同时要在注浆点的上方进行抗裂贴的粘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汽车拥有量也越来越大,这就给市政道路桥梁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路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道路桥梁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气候、温度、承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裂缝、龟裂、沉陷等病害,这不仅给人们的出行造成问题,也阻碍了交通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去应对这些病害,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害问题选择适当的解决对策去处理,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荣飞.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55-56.
[2]李瑞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255-256.
[3]于秀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