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塌陷地综合治理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月20期   作者:刁真
[导读] 本文以肥城市老城街道孙庄村等九个村庄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塌陷地综合治理背景 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立足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背景,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形成乡村地区 一张蓝图
        刁真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3
        摘要:本文以肥城市老城街道孙庄村等九个村庄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塌陷地综合治理背景   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立足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背景,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形成乡村地区   一张蓝图,建立郊野单元(村级单元)层面的图则管控,通过村级单元的图则,将生态保护   和土地利用的任务指标进一步分解明确到村级单元,图文双控。

关键字:塌陷地综合治理    多规合一    村庄规划


一、规划背景

        在泰安市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背景下,肥城市结合自身实际—北煤中岩南石 膏,提出建立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机制,使塌陷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土地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同时明确在城市北部建设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构建包括保税物流在内的八大功能区,结合北部地区村庄整治,优化土地使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
二、基地概况

        孙庄村等九个村庄位于肥城市的北部区域,泰聊铁路以北,济兖路以西,牛山森林公园以南。主要包括栾庄村、杨庄村、乔庄村、孙庄村、曹庄村、月庄村等六个村庄和老城、尚质、西关三个居委会,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村庄人口16273 人,城镇居民1万2千余人。
        规划区是对接济南市的门户地区,交通便利。范围内拥有一条省道,一条货运支线铁路和三座废弃煤矿,采煤塌陷区面积8.7 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45%。现状产业以农林种植业为经济基础,工矿产业为支柱,第三产业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仍处于萌芽状态。


三、项目特点

1、塌陷区综合治理背景下的国土生态修复
        根据土调结果和地勘论证报告,结合塌陷区实际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工程复垦为主、生物复垦为辅的综合治理方式;结合未来土地利用需求,划定实施充填、

改造、生物复垦等治理方法的区域,提出削高填洼、挖深垫浅、上粮下渔等多种复垦措施;结合复垦利用方式,提出相应的复垦利用验收标准,保障用地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探索作为拉开肥城市国土生态修复的序幕。
        采用无人机、实地踏勘等方式进行现状摸底,通过航拍数据技术对现状塌陷区范围进行精准定位。
根据塌陷区实际塌陷情况,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
        (1)充填复垦法用于严重塌陷区,且做建设用地使用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曹庄村区域。主要复垦措施包括煤矸石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有机无机相结合充填等方式。
        (2)改造复垦法用于严重塌陷区,不做建设用地的区域以及一般塌陷区做建设用地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栾庄南部、杨庄南部、尚质西部和月庄、曹庄等区域。
主要复垦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削高填洼、挖什垫浅、上粮下渔等方式。
        (3)生物复垦法用于一般塌陷区,且不做建设用地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栾庄南部及兴杨和聚源煤矿区域。
包括种植复垦、生物养土、水面复垦、坑塘养蓄等方式。治理后需明确塌陷区达到验收标准后方能变更土地用途。

2、铁路货运改革背景下的新旧动能转换
        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利用泰聊铁路货运支线改造升级,推动大宗货物运输结构调整,组团化发展,优化现代物流产业布局,打造以大宗商品运输、循环经济物流为主的鲁中地区的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利用现有矿区和村址,发展以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为主的环保能源产业区;以现代物流和循环经济为抓手,带动推进肥城北部城区新旧动能转换进程。
        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是要依据最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改革,各类产业之间相互配合协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此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规划区产业发展旧动能包括现阶段家庭承包制下的小规模低技术含量耕种

方式、产能落后的煤矿开采及其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新动能包括融合高新技术的节能环保、物流仓储、电商服务等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产业及具有前沿创新性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规划区三次产业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支撑下,积极探寻股份合作社、农业产业园等一次产业发展新模式,逐步转换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方式;通过规划改革契机,引进技术,重点培育规模化、绿色化环保能源产业;由低端服务、零售业向农业观光旅游、物流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转换,探求适宜规划区发展的“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

        规划形成以仓储物流为主,加工为辅,商贸流通和生产办公服务为补充的综合物流园区。

3、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全域统筹
        立足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背景,结合矿井停采和村庄搬迁两大契机,推进城市近郊地区乡村土地碎片化整合,站在全域统筹角度,明确调整原则和整合思路,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矿等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合理优化调整土地用途,形成乡村地区的“一张蓝图”。
4、生态绿色发展背景下的自然资源保护
        统筹推进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切实保护耕地,依据自然资源2019年1号文,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划定;强化对牛山森林公园的整体环境保护,将保护区范围内低效和未利用建设用地调出,进一步明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分解落实包括林地、园地、水域、自然保留地等在内的其他生态用地到村级单元,加强生态用地的引导和管控。
划定三区三线和空间管制内容,并将其他生态用地指标分解到村级单元。生态保护红线:以森林公园、山体水系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环境敏感脆
弱区域为主体,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区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与保护要求不符的既有建设应加快迁出,逐步疏解区内常住人口。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明确划定永久

基本农田保护线。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禁未经审批违法违规占用,有效稳定永久基本农田规模布局,提升耕地质量。
        城镇(村庄)开发边界:即城镇村集中开发建设不得突破的空间边界。充分协调城镇发展需求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开发边界。严格城镇(村庄)开发边界管理,各类新增建设用地不得在城镇开发边界外选址。

5、要素和功能双重指导下的图则管控
        专门建立郊野单元(村级单元)层面的图则管控,构建要素管控和功能引导的双重指导,涵盖用地控制、建设指引和建筑风貌指引三大部分;要素管控主要表现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开发边界,“红橙黄绿蓝紫”等六线,保障村庄产业用地和村庄有条件建设区等“X”弹性空间;功能引导主要站在功能使用层面对土地开发利用提出建议;通过村级单元的图则,将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的任务指标进一步分解明确到村级单元,图文双控。
        根据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将村庄类型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等五种,本规划区域内涉及三类。
城郊融合类:主要指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村庄。 集聚提升类(存续提升类):主要是指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
        搬迁撤并类:主要是指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

四、小结

        本项目结合肥城市自身塌陷区特点,在探索塌陷区综合治理方式的基础上, 结合铁路货运体系改革,寻求新旧动能转换的契机。结合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提出国土空间用地调整措施,合理优化调整土地用途。划定三区三线, 并提出要素和功能双重指导下的图则管控,将国土空间规划指标进一步分解到村级单元,以指导下一级村庄规划。


参考文献

[1]张烨.山西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4.

[2]孔改红,李富平.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河北煤炭,2006-1

[3]严庆良.山西煤炭采空塌陷区呈扩大趋势屡见滑坡地陷[J].国土资源.20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