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11期   作者: 李红1 胡增辉2
[导读] 城镇化建设不仅满足了大众对多元化生活的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加速了对环境的破坏。
        李红1  胡增辉2
        1四川省成都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成都 610000; 2 成都佳林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城镇化建设不仅满足了大众对多元化生活的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加速了对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基础,从而避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充分剖析在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环保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建设。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科学配置,保证人与自然、人与城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生态坏境污染问题也比较明显,对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利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针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立足与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取胜的工作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坚持高品质推进发展的思想,飞速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核心,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数量巨大的人口在城镇中进行落户的目标是建设城镇化的决定性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从加快形成现代化大都市圈,对城镇化进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发展特色小镇,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入手。城镇化建设需求大量的农产品对城镇的供给,农产品销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人口就业,拉动内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先富带动后富,让先富裕的农民进行迁移,到小城镇上去,以缓解过去“过密化”为特征的矛盾,从而有效的形成土地流转,能够实现规模经营。与此同时,未来转变经济模式的关键也要依靠城镇化建设。
2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生活垃圾情况
在城镇化构建过程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加。2017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7000万以上,因为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被制造出来,致使城镇现水平的垃圾废水处理技术无法达到城镇化构建的需求,这就阻碍了城镇化构建的速度。假如生活垃圾与废水无法得到技术处理就会直接干扰到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对河流以及农田农作物的破坏。此外,城镇居住人口还没有形成垃圾分类观念以及垃圾处理水准还没有达到实际需求,极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资金投入就会增加政府经济的入不敷出。除了生活垃圾和废水,农业污染问题也是极为严重的,尤其是农药化肥操作不当导致的。
2.2水土流失严重
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也忽略了环境相关问题,这不利于以环境保护为工作核心发展经济。因为环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针对生态环境发展中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在我国生态环境中,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没有意识到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认为环境问题不重要,殊不知,在这种生活环境下,需要环境时就利用它,不需要时就破坏,将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农村生态坏境保护,让每个人都一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会发展越来越好。
2.3工厂和养殖场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将建立大量的企业、工厂以及养殖场,这将为当地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但由于这些企业工厂、养殖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受到资金、技术方面的因素限制,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渣、废气、废水等没有专业设备对其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处理,对周边的土壤农田,水资源、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最后导致土地种不出庄稼,小河、小溪清澈的水变得浑浊,空气指标严重下降,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3.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针对城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相关部门的管理,必须提高民众对环保认识的重要性,并且依靠法律的手段,使环保落到实处。首先,当地政府部门要提高自身认知,并做到示范榜样作用,以自身带头来影响民众行为,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其次,各个相关部门要从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倡导共建共享的生态环境。相关负责人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以广播、视频等方式加强对环保的宣传,提高公众理解和认知,同时也要鼓励公众参与到这些工作中,实现生态环保的良性发展。
3.2健全法律法规
除了提升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之外,当地政府和对应部门应当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作为立足点完成乡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所以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对应部门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改变过去看重城市生态环境从而忽略农村生态环境的观念,完成农村实地调研,全面掌握乡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报告,与调研结果相结合推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大的法律发给,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针对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带动价值。此外,慢慢建立生态环境预防措施,预防发生“先发展,后处理”的情况,明晰法律法规的惩处机制。此外,对应部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比例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备的构建工作,构建拥有地方特点的补偿措施,对于部分环保企业给予奖励,例如构建乡镇污水处理体系通过资金扶持或者技术层面的帮助等等措施提升构建效益,同时不断开拓资金筹措方式。
3.3推行生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
推行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对于解决人口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与环境发展等方面的矛盾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从源头上解决生态保护环境问题。但在改善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过程中,要结合自然的规律,借助科学技术的手段,将农业发展模式进行集约化经营,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获得提高。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因地适宜,从分利用自有资源,比如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土壤破坏,无害化蚊虫治理,减少水资源污染等。
3.4增加资金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乡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经济投入少、设备技术不到位有关,对此,相关部门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各位关注,可以通过先进技术引进,大量资金投入,来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设备设置,为建设生态化的城镇提供有力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环保补偿机制,并向上级申请资金和技术补助,这样才能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持。比如:在城镇化污水处理方面,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城镇特点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采取先进的技术和政策予以帮扶,帮助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和持续运作;减少税收,提高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乡镇企业发展的良性建设。另外,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创建环保基金组织,实现对环境的良性保护。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在稳步推进,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很有必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综合阐述城镇化建设中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具体原因分析,并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剖析,为后续的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思意.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9):72-74.
[2]张坤.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3):157+164.
[3]都雪.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探究[J].智库时代,2019(04):289-290.
[4]舒琅.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99+201.
[5]徐鹏.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探究[J].节能与环保,2018(1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