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堂1,李飞2
1.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2. 庆阳市中心血站,甘肃 庆阳745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前献血者的体检指标和采集全程质量控制的研究以确保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从而提高临床输注效果。方法:收集庆阳市中心血站2014年至2019年363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的体检资料,观察其年龄及身体状况和采集前的血常规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并对采集全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期增加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效率,确保机采血小板质量。结果:血小板计数在200-250×109/L的献血者采集量和采集效率最高(p<0.05)。献血者的身高、体重较大者其血容量大采集效率较高(p<0.05)。 结论: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与献血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血液指标以及采集、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均有一定的关系,对每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才能确保血小板的质量。
关键词 献血者 采集前体检指标 机采血小板 质量控制
近几年,机采血小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而引起的出血,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较复杂。现就对庆阳市中心血站2014年1月- 2019年12月363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的体检指标及采集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并全程进行质量控制,探讨其影响血小板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血常规检测是采集献血者的肘部静脉血;献血者的选择:健康标准除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的体检标准外,机采前献血员的经脉血常规应为血小板计数(Plt)≥ 150× 109 /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7.8 fL;红细胞压积(HCT)≥ 35%。且1个月内未采集过其他血液成分,机采前1周未服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机采前献血者精神状态良好,无饥饿、劳累等情况。无脂血,静脉血液血常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献血者体重应在55公斤以上,身材高大者为宜。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血细胞分离机:MCS+型血小板采集设备,配套一次性血细胞分离器(995E采血小板)耗材(美国血液技术公司),ACD-A抗凝剂500 ml/袋(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HAEMDNETICS品牌公司的MCS+型机采血小板的操作规程。
1.3采集方法:采集前将献血者血小板计数值、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血细胞分离机并设定程序,设置全血:ACD-A抗凝剂的比例为10—11∶1。预采血小板产品:单治疗量血小板剂量为2.5×1011/L,容量为250 ml左右。献血者随机选择机器采集。严格执行机采血小板操作规程,采集过程常规装机、初始化,均采用单针循环采集。(4)采集速度:男性100—120 ml/min,女性80—100 ml/min运行。(5)采集原理:先将抗凝血抽入一次性采集离心杯,分离成不同的成分,离心杯达到其采集容量后,血细胞采集仪自动识别所需成分,将其从离心杯排出,流入采集袋保存,其他成分回输给献血者。再抽血、分离、回输,如此循环反复进行,直至采集到所需剂量。
1.4 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标准 肉眼观察机采血小板呈淡黄色雾状,无纤维蛋白析出,无严重乳糜,容量250~ 300 mL;含量≥ 2.5× 1011/袋;红细胞混入量< 8.0× 109/袋,白细混入量< 5.0× 108/袋。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以()表示,影响因素采用直线相关分析、t检验法,组间u检验法。结果数值以P判据差异性,当P值<0.05时表示为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机采血小板采集363例次中,363袋机采血小板最终成品均符合机采血小板的质量要求。献血者的采集前体检指标对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有显著影响,以血小板的收集量为应变量,献血者自身状况的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外周血血常规的几项指标为自变量,采用直线相关分析:r0.05(96)= 0.199和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1
注:*150-199组与200-250组比较:u=3.851.P<0.001;**200-250组与251-300组比较:u=2.835.P<0.005
3.讨论
3.1 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分析
3.1.1 献血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与血小板采集量存在相关关系(r=0.256,0.378),有相关研究献血者的血容量对机采血小板的收集量影响较大,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1]。献血者的体重越大,血容量越大,为保证血液黏度正常,血液流畅,血脂应该正常,机器处理的富血小板血浆相应增加,采集的血小板量就越多,年龄大的献血者,血液循环和代谢能力有所下降,对机采血小板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应选择25-45岁左右的青壮年,身材高大,体重较重(但不能肥胖)的男性献血员。
3.1.2 采集前献血者静脉血常规的影响因素 血小板的收集量与采集前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关系,采集前献血者静脉血小板计数值越高,采集时间越短,采集效率就越高。有催徐江[2]报道血小板计数偏低的150~199×109/L的献血者,实际采集量较低,血小板计数中等的200~300×109/L,尤其以200~225×109/L的献血者采集量与采集效率最高,血小板计数超过300×109/L的献血者采集量与采集效率并呈正比增高,说明采集前的血小板计数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与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均有相关性(r=0.216,0.197),目前浓缩血小板制备是根据其比重大小采用离心方法,将其从全血中分离出来,血小板体积过大或过小,比重较低,不易被离心收集到,造成收集量降低,影响血小板质量。献血者采集前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由表1可以看出呈负相关,两者计数偏低时与血小板采集量呈反比,同样对血小板质量有明显影响。血细胞分离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血液的梯度离心来收集血小板的,血液离心后,血小板较轻,悬浮在血浆层中,献血者的血细胞比容不同,机器处理血浆量也不同,献血者静脉血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越高,则血浆就越少,相应含血小板血浆就越少,采集效率就降低,血小板采集量就下降,相反时,血小板采集量就越多。
3.2 控制措施
3.2.1 机采前仔细筛选献血者 体检结果相近时,要考虑献血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及血小板直方图分布等,尽量选择身材高大、体重较重(但不能肥胖)、年龄较轻的男性。注意献血前的饮食询问,要求献血前三天不得进食高脂肪食物、注意献血员用药情况的询问,机采前1周未服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同时,要扩大宣传,招募更多的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需求。
3.2.2 献血者的全血流速对机采血小板的采集过程以和血小板质量有比较大影响。因为献血者血管原因或者工作人员穿刺技术原因导致血流不畅,不但延长了采集时间,而且直接影响血小板的收集效率。献血前一天,献血者要休息好,献血前不能空腹,清淡早餐。在机采过程中,抗凝血不断地还输给献血者,献血者体内枸橼酸盐含量会不断增加,会引起献血者血中钙离子浓度暂时下降,主要表现为口唇麻木、严重者出现抽搐,影响了血小板的收集效率。选择血管尽量选用粗、直、明显的静脉进行穿刺。机采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心理变化,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献血者精神紧张,保持轻松的状态才能采集流畅。为避免枸橼酸钠中毒,机采前给予献血者口服10%葡萄糖酸钙10ml,以避免机采过程中出现低血钙,对保证机采血小板顺利进行,使机采血小板达到收集标准有重要作用[3]。
3.2.3 采血前献血屋进行常规清洁,用紫外线消毒30 min。机采前房间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血细胞分离机工作环境温度应调到18~ 24 ℃ ,空气相对湿度为40%左右。污染细菌可来自采血器材、周围环境、穿刺部位皮肤。采集前认真检查采血器材,加强对采血环境的消毒,保持清洁的采血环境,可防止因采血器材和环境造成的细菌污染。严格消毒献血者穿刺部位皮肤和工作人员的手,严格的消毒措施可降低血液制品中细菌的污染率。
3.2.4 仔细观察调整仪器参数,观察血细胞分离机屏幕,出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理。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每10 min观察1次血小板的收集量、全血和血浆的处理量,随时观察采集和回输的流速。血小板冲红的原因可能是在采集、离心后,一些体积小的红细胞或者细胞碎片混入血小板层,而机器无法识别,致使超量的红细胞进入血小板中,造成血小板冲红,影响血小板质量。机采血小板冲红与献血者频繁抽血直接有关,同时与操作人员对机器操作熟练程度以及穿刺技术有关。
3.2.5 血小板采集完成后,送到供血科的血小板振摇器内,血小板袋要平放,不得折叠,因为血小板保存袋具有透气功能,折叠或加上外袋会影响血小板的正常代谢,导致乳酸增多,pH值降低。在(22± 2)℃连续振摇保存,可防止血小板聚集,保持血小板的活性。发放前要仔细检查血小板的外观,应呈淡黄色云雾状,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气泡及乳糜,血袋无破损。将检查合格的血小板制品放置在专用运血箱内送往医院输血科的血小板振摇器内,运输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在整个血小板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血液冷链运输环节要维持温度在(22± 2)℃。
综上所述,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献血员的身体状况、采集前血液指标以及采集过程中机器的操作、采集后运输的质量控制均有一定的关系,对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保证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会友,汪传喜,梁华钦,等献血者血液因素队机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4):217.
[2]催徐江,胡巧玲,林春艳,等.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操作规程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1999,12(2):99.
[3]严书梅,张剑,袁秀珍.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2):3205- 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