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悦 刘荔萍 韩蕊娜 李巍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均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案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对比其术前、术后6个月嗅觉VAS评分、T&T嗅觉阈值、以及鼻窦CT嗅区评分。结果:观察组嗅觉VAS评分(2.41±1.07)、T&T嗅觉阈值评分(1.56±0.73)、嗅裂后区(1.03±0.15)、嗅裂前区(1.14±0.17)等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方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具有准确判断预后的效果。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嗅觉评估;预后
在临床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发生率越来越多。嗅觉功能减退是典型的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可准确判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嗅觉功能及预后情况。本文择取2018年06月至2020年01月接收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嗅觉VAS评分、T&T嗅觉阈值、以及鼻窦CT嗅区评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研究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案,入院诊治时间为2018年06月至2020年01月。其中女性32例,男性68例,患者年龄最小值为29岁,年龄最大值为61岁,平均年龄值(45.99±4.25)岁。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手术,首先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实施鼻息肉切除术,彻底清除患者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对于鼻腔、鼻窦及可逆的黏膜进行保留。在术后,实施鼻腔冲洗、口服促排药物以及激素喷鼻等。在术后3个月内,定期进行随访[2]。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鼻窦CT嗅区评分,以多层螺旋CT冠状部位进行分析,具体为:嗅裂后区和嗅裂前区,分值为0~2分,0分为无堵塞、1分为部分堵塞、2分为完全堵塞,密切观察患者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②分析嗅觉VAS评分,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自我感受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嗅觉正常:0分、嗅觉完全丧失:10分,分数高即患者的嗅觉功能丧失程度严重,密切观察患者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3]。③分析T&T嗅觉检测法,主要气味包括:汗味、烧焦味、玫瑰香、臭味以及果味等。在不同的瓶子中装入气味,瓶子数为8个,通常记为-2~4。在测试患者嗅觉功能的时候,从鼻腔进行测定,详细记录小瓶子内的气体,对嗅素阈值进行计算,对患者的嗅觉功能丧失情况进行判断。对于未识别气体,需记为1分。正常分值范围:1.1~2.5分,轻度减退分值范围:2.6~4.0分,中度减退分值范围:4.1~5.5分,重度减退分值范围:>5.5分。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检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患者所有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涵盖嗅觉VAS评分、T&T嗅觉阈值、以及鼻窦CT嗅区评分),以形式表述,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述,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鼻窦CT嗅区评分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鼻窦CT嗅区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
2.2 嗅觉VAS评分
结果显示,对照组嗅觉VAS评分(7.48±1.39)分,观察组(2.41±1.07)分,和对照组嗅觉VAS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
2.3 T&T嗅觉检测法
结果显示,对照组T&T嗅觉检测法(4.15±0.96)分,观察组(1.56±0.73)分,和对照组T&T嗅觉检测法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鼻窦炎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在所有鼻腔功能中,嗅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需提高其重视程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发病后,嗅觉功能逐渐衰退,倘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后丧失嗅觉功能。嗅区黏膜损伤及炎性堵塞和慢性鼻窦炎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嗅神经损伤,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现如今,判断患者的嗅觉功能,主要实施T&T嗅觉检测方法,该检测方式比较主观,对患者嗅觉功能预后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因此,需对检测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鼻窦CT方法对炎症反应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鼻窦CT嗅区评分法,能够对患者嗅裂区的黏膜状态进行评估,充分反映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病变程度,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黏膜炎症反应,二是传导性阻塞。可对患者的嗅觉功能进行判断。患者的嗅裂前区主要是指患者鼻中隔和鼻甲的部位,该部位是患者气体进入的通道,且无开口。鼻窦疾病对该位置的通气功能无影响,炎症反应对该部位的影响较大。后区是指患者鼻中隔和上鼻甲的位置,气体从患者口腔进入,易受到蝶窦严重的影响。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和对照组嗅觉VAS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2.41±1.07)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鼻窦CT嗅区评分相比,观察组嗅裂后区(1.03±0.15)、嗅裂前区(1.14±0.17)评分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发现通过手术治疗方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观察组T&T嗅觉检测法评分(1.56±0.73)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慢性鼻窦炎息肉患者中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可评估其嗅觉功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鼻窦炎息肉患者开展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可快速准确诊断患者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明婕,周兵,崔顺九,等.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嗅觉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24(006):316-319.
[2]吴敏曼,孙虹,王正强,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006):429-432,415.
[3]刘洋,赵群,李勇,等.多层螺旋CT体积测量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34(10):837-840.
课题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层螺旋CT对鼻中隔解剖变异与鼻窦炎发病相关性的分析 ”(编号:QN20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