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荣
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 平谷区 101204
Practicability of Health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Family Doctor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 Beijing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家庭医生健康责任制的可行性,评价北京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比较实行家医健康责任制与不实行家医健康责任制的社区居民(共计200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
社区医生实施家医健康管理后,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满意度与未实施的社区居民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推行社区医生家医健康责任制,能显著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对社区医生的满意度。
关键词:社区医生;家庭医生健康责任;实践性
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观念不断变化,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区的居民对医疗环境、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生命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支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担负着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任。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促进居民健康,北京市从2008年初开始建立并推行以社区医生为主体,以家庭为依托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调查干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反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
一、目标和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对200名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生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进行评估,了解其对社区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对实行家医健康责任制的社区居民(实施小组),在干预一年半之后,时间截点为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再一次调查所有受试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
服务模式: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以构建一个服务团队为基础,每个团队由5-7人组成,其中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其他医技人员等。
工作机制:按照无缝对接、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分区域、分小组、分部门、分责任人的原则。
目的:有效发挥社区医疗机构的“六位一体”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健康管理,守护居民健康。
方法:与服务对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为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提供免费医疗咨询,以预防为主,深入社区,走进家庭,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服务。对照组采用社区医生坐等病人上门服务的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诊治、健康教育等医疗服务。小组成员参与并审核调查问卷,进行质量控制;所有数据都有专人记录。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实施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再将实施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二、结果
应答率200人,有效卷数200张,应答率100.00%。针对调查对象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实施组100人,男39人,女61人,平均年龄40岁至70岁,在年龄和文化程度方面,与对照组100人比较,差异显著(P>0.05)。
从北京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水平、服务态度的评价来看,社区居民并不完全认同社区医生的医疗水平,其中150人( 75.5 %)表示,社区医生的医疗水平低于二级、三级医院;服务态度方面,社区居民普遍认可社区医生,其中 163人 (81.50%)表示,社区医生的服务态度明显好于二级、三级医院医生。
.png)
三、探索北京社区医生家庭卫生责任制的积极作用
1.明确落实国家政策,加强政策执行情况。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构建新型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2.扩大人才队伍,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实施家医责任制度过程中,发挥家庭保健员的作用,有效控制和解决健康问题,提高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意识。这样,扩大了社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的队伍,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实现了社区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双赢”。
3.推动社区医疗机构家医责任制的顺利进行,其签约建立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居民互信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的固定关系。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社区的医生身上,使医生由被动到主动,为患者提供持续、优质的医疗服务。落实“社区医疗健康责任制”,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是基层医疗机构,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一旦患病,选择离家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妇女、儿童及慢性病患者,从而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度的良性发展。这样,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接受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这种新的诊疗模式得到了居民的认同。
4.有效地探讨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识程度和满意程度,通过实施社区医生家医健康责任制度,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指导,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和满意程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并与对照组比较(P<0.05)。这种医疗服务模式是连贯而持续的,社区居民不仅对家庭医生更加信任,而且社区医生也从服务群众的职责出发,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总之,社区医生家庭健康责任是“六个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创新和发展。因此,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加深入到每个家庭、每个个人,以居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随着全科医疗队伍的不断充实,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健康责任制也不断更新,逐渐走向成熟,更好的服务辖区百姓。
参考文献
[1]刘月星.基于家庭医生制的健康管理可行性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149.
[2]侯进,陆新建,蔡利强.农村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效果评价与对策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37-1142.
[3]吴燕,赵燕萍,黄晓霞,etal.家庭医生责任制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5(13):1504-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