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 240 例常见护理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讨论 ·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1期   作者:王玲
[导读]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常见护理问题的原因,并评价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
        王玲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常见护理问题的原因,并评价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临床剖宫产术后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信封法分为2组,α组(120例)实施常规护理,β组(12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分析2组常见剖宫产术后护理问题类型及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β组产妇出现术后疼痛2例、术后寒战3例、术后胀气2例,剖宫产术后护理问题发生率为5.83%,明显低于α组的19.17%(p<0.05);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90.74±3.03)分,明显高于α组(82.15±2.54)分(p<0.05)。结论:临床剖宫产术后产妇主要的护理问题包括疼痛、寒战、胀气等,其原因与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相关。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问题;原因;针对性护理措施;满意度;
前言
        剖宫产是通过手术的方法促使胎儿分娩的术型,属于产科常见的手术[1],但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护理问题,如术后疼痛、术后寒战、术后胀气等的发生[2],影响产妇术后康复进程,导致产妇满意度下降。因此,我院选取临床剖宫产术后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研究临床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护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并评价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应对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临床剖宫产术后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2组。α组中,产妇共120名,年龄最小23岁,最大42岁,平均(31.14±5.17)岁。β组中,产妇共120名,年龄最小24岁,最大43岁,平均(31.23±5.22)岁。
1.2方法
        α组(12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β组(120例)产妇接受剖宫产产后护理问题针对性护理:(1)术后疼痛针对性护理。产前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宣讲剖宫产的相关注意事项,注意安抚孕妇的情绪,减轻其紧张、恐惧情绪,术中观察产妇的面色神情,多给予产妇鼓励,保持其情绪平稳,术后积极应用止痛剂、预防性PCA镇痛泵帮助产妇持续镇痛,同时鼓励产妇家属多给予产妇关心和照顾,通过听音乐等方法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2)术后寒战针对性护理干预。剖宫产期间保持手术室舒适的温湿度,加强剖宫产相关知识的宣教,注意加强对产妇的保暖,避免不必要部位的暴露,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减少寒冷因素的刺激,术毕及时包扎好伤口,盖好棉被。(3)术后腹胀针对性护理干预。术前告知产妇剖宫产相关注意事项,叮嘱产妇术后尽量少说话,以免引起体位积气,同时为产妇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避免食用甜食、牛奶、鸡蛋等产气多的食物,尽量早日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1.3 评价指标
        (1)分析2组常见护理问题类型及所占比例。
        (2)分析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评价工具: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最高分95分,评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佳。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结果
2.1 分析2组常见护理问题类型及所占比例
        β组产妇出现术后疼痛2例、术后寒战3例、术后胀气2例,剖宫产术后护理问题发生率为5.83%,明显低于α组的19.17%(p<0.05)。见表1。
表1 分析2组常见护理问题类型及所占比例


         2.2分析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前,α组、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90.74±3.03)分,明显高于α组的(82.15±2.54)分(p<0.05)。见表2。
        表2 分析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在不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中应用较为广泛,可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健康。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3],若护理不当,易导致护理问题的发生,影响产妇术后康复进程,增加痛苦感受。明确剖宫产护理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剖宫产护理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发现剖宫产治疗护理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临床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相关。举例而言,术前护理人员不注意加强对产妇的宣教和心理疏导,导致产妇过度紧张,均易增加手术疼痛感。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产妇剖宫产护理问题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证明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护理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通过针对术后疼痛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产妇认知,舒缓内心的负性情绪,协助镇痛泵给予干预护理,有效缓解疼痛感受;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术后寒战进行护理干预,减轻寒冷因素的刺激,加强保暖,控制寒战发生;其三,通过针对术后腹胀进行护理,加强宣教,并结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从而有效降低腹胀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临床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护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疾病类型因素。采用针对性护理应对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护理问题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欧凤英, 岑世群, 刘秋云. 剖宫产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008(021):102-104.
[2]冯冬梅, 夏夫蓉. 无痛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15(001):25-25.
[3]范玉红. 50例剖宫产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 14(002):25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