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万琼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放化疗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选择8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全部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对放化疗食管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放化疗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
食管癌属于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后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肿瘤梗阻、吞咽功能障碍,而且会限制对营养物质吸收,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不断恶化,进而影响患者自身组织修复能力。因此应采用适当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放化疗食管癌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措施,以及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0.1±1.2),肿瘤直径2-7cm,平均(4.30±0.98)cm;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80岁,年龄均值(60.3±3.0)岁,肿瘤直径2-7cm,平均(4.26±1.08)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治疗、治疗方式及并发症等方面教育;为患者提供良好住院环境;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饮食和运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医嘱对患者护理方式进行调整;落实对患者心理干预,提升其疾病治疗信心。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①组建团队:针对患者营养状况问题,成立营养支持小组,选择具有丰富经验营养医生、营养师等组成,并建立患者个人饮食管理档案,及时汇总整理数据资料,并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在共同探讨下制定个体化营养规划方案,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经口摄食与口服营养剂为主,适当实施肠外营养补充;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与患者做好交流沟通,详解介绍病情,使患者形成对疾病及治疗正确认知,并指导患者放化疗期间现场及时进行自我护理,促使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其对治疗配合度。③口腔护理:叮嘱患者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工作。④饮食干预:控制进食速度,并适当增加日常饮食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高纤维以及高蛋白清淡食物食用量,禁食坚硬、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坚持“少吃多餐”原则。⑤抗感染护理:针对放射性食管炎预防中,应结合患者放化疗期间药物使用剂量、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单次进食量和食物温度,温度通常应控制在40-43℃,同时进食后还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站立或走动,促进消化。对于放射性皮炎预防中,可利用温水轻柔清洗照射位置,并叮嘱患者穿着绵柔材质衣物,减小对皮肤刺激,避免阳光直射放疗部位,加强对局部炎症损伤程度控制。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YM)三项指标水平。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和腹胀腹泻三项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检验法,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后营养指标
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指标比较(±s)
.png)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png)
3讨论
食管癌作为肿瘤科常见恶性肿瘤,患病后临床中多表现为吞咽哽咽感,但未见特异性症状,且随着肿瘤体积增大,病变组织会进一步对周边其他组织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声音沙哑、吞咽困难等问题。针对食管癌治疗中,患者经常采用化疗方式,但在此期间会出现机体营养成分缺失以及患者对营养物质吸收能力降低等现象,影响患者恢复效果[1]。因此,就使用适合方式进行护理,及时改善患者治疗期间营养供给不足和营养不良现象。以往进行护理中,经常采用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和心理疏导等常规方式,能够改善疾病和治疗引发的营养缺失问题,提升营养支持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但常规护理方式作用有限,为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应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理针对性,可降低患者食痛苦感,并为患者提供全面均衡营养支持,利于增强对患者营养不良等问题缓解水平[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和并发症发生率几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进行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期间,受疾病本身和治疗方式影响,会导致营养吸收能力减弱,不利于维持身体机能和健康。通过常规护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效果。而根据患者个人身体状况,加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改善其营养状况,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孙晓茹,杨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放化疗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4):3650-3653.
[2]邓常青,宋娟,胡小翠,等.个性化饮食指导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