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婷婷
嘉善县干窑镇卫生院 浙江 嘉兴 314107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66例。分组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3例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在用药、血糖血压监测、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慢性病;治疗依从性
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用药治疗,且要注意纠正不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以控制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延缓病情发展,这就需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对66例慢性病患者实施分组实验,旨在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66例。均符合慢性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意识清醒,可配合护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中途退出者。对患者进行分组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1~84岁,平均(62.62±4.57)岁;高血压15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6例。实验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50~85岁,平均(62.54±4.65)岁;高血压13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9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指导等。实验组33例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①建档。全面收集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用药、饮食、运动、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并在复诊时及时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更新。②建队。成立家医团队,负责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定期每季度随访一次,动态评估患者的情况,制定社区护理指导计划[1]。③健康教育。发挥社区护理干预的优势,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如可以每季度开展一次慢性病知识讲座,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主题,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表现症状、治疗与护理方案、疾病转归等知识,引导患者了解疾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鼓励患者交流、分享经验,互相督促健康行为、遵医行为的执行。④生活指导。制定超标体征、生活方式监测目标,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包括遵医嘱用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为患者分发血糖血压监测表,告知患者定期监测、记录血糖血压。⑤随访管理。定期随访,每季度面对面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体重与BMI变化情况及饮食、用药、运动、饮酒、吸烟等情况等。评估治疗依从性,对依从性较差者督促改正。根据患者病情、依从性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超标体征、生活方式监测目标,在之后的随访中督促患者执行。2组均护理6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依从性,包括在用药、血糖血压监测、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方面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维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用%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比较组间数据时采取X2检验;用x±s来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比较组间数据时采取t检验。评估标准为:当P值低于0.05时,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在用药、血糖血压监测、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的依从性比较[n(%)]
.png)
3.讨论
慢性病、伤害、新发传染病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2]。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有着病因复杂、潜伏期长、病程长、致残致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除了基因之外,肥胖、缺乏运动、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也是导致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慢性病患者一般需要长时间治疗,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治疗。患者长期接受治疗但见效缓慢,便容易出现怀疑、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或者是病情控制、无自觉症状后,便会松懈,从而影响其治疗依从性。
为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需加强护理干预。社区护理干预是以社区为单位,给予门诊服务及电话、面对面随访,从而将护理干预延伸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采取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措施,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发现,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经过护理后,在用药、血糖血压监测、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提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慢性病患者自觉规范用药、加强自我护理,并形成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可有效减少疾病风险因素,达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效果。
综上,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灿.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01):7-9.
[2]蓝萍香.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基于家庭保健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1):133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