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远钱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研究适应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找寻符合研究目的的研究对象100人,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和护理干预组,每组50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物理干预组采用适应性护理以及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健康状况问卷(SF-36)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在干预10周后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应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适应性护理;心理护理;产后抑郁患者
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说话反应比较迟钝,对自己没有信心,严重的会出现悲观和寻死的念头,一般发生在产后的4到6周,其原因跟激素水平的变化有明显关系。产妇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以及对孩子健康都担心,家庭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导致压力过大,从而造成产后抑郁。需要医护人员积极引导,关心和照顾患者,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本文主要探究心理干预联合适应性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具体研究方法与相关资料
1.1相关资料
选择有产后抑郁的患者100人,年龄为25到35岁,文化程度不等,按照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划分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50人,保证两组在平均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条件中差异不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适应性护理和心理干预措施。
1.2研究工具
1.2.1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包括20个陈述题,每一题与抑郁症的一个症状相关,按1-4级评分,累计总分按满分80分换算成病情指数。病情指数=总分(满分)/80分(总分),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者为轻度,61-70者为中度,70以上者为重度抑郁。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
1.2.2健康状况问卷,包括36个问题,八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对调查者进行心理和生理的综合测量,分值越高,则生存质量越高。
1.2.3心理干预措施:第一种,从患者本身出发,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以及当前的心理状况,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从而引导患者。第二种,从患者家属出发,护理人员在与家属沟通时,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及时与患者沟通,叮嘱家属积极引导患者,让患者从抑郁的情绪中走出来。第三种,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合理安排探视的时间,避免探视人员过多影响患者休息。
1.3适应性护理以及心理干预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给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叮嘱病人坚持按时服药等),干预组采用适应性护理和心理干预护理。在10周后再用SDS量表和SF-16量表比较两组数据差异,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判断研究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
1.4评价效果
在十周后,对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观察以及所感受到的患者的变化,利用SDS量表和SF-16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程度的变化,客观评价适应性护理和心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程度的改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抑郁程度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据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具有研究意义。如表一:
表一两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
3研究讨论
产后抑郁症不仅造成产妇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伤害,而且严重影响到婴儿的认知行为,情绪反应和智力的发育,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影响患者的家庭生活、婚姻的和谐和社会功能的处理能力,如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今年就发现在产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中,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本文主要研究适应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改善抑郁程度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性护理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适应性护理是从整体性观点出发,在物理过程中,逐渐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表现为可以一些应激事物的适应性,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患者自身出发,使抑郁症患者得到充分的症状缓解,达到护理干预目的。心理干预措施,关键在于与患者及时沟通,耐心倾听产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产妇与自己或者他人交流,利于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得到护理人员以及家属的支持,让患者具有安全感,达到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的目的。适应性护理和心理干预措施的联合应用,是改善患者抑郁程度的有效护理措施,都需护理人员作为主导,家属从旁协助。
总之,产妇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压力过大而形成产后抑郁,对自身和婴儿都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采取心理干预和适应性护理等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聂佳慧.800例妊娠妇女对产后抑郁认知调查及相关性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2]沈士敏.女性不孕症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弹性、医学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
[3]刘嫣.产后抑郁人际心理干预方法的优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