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腹痛的观察要点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1期   作者:谭小芳
[导读] 目的:研究小儿急性腹痛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
        谭小芳
        资阳市人民医院  儿科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腹痛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方法:于我院急性腹痛患儿中随机抽取56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5.27±1.52)d,满意度19(67.9%)。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25±0.94)d,满意度27(96.4%)。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腹痛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各项指标,给予及时护理干预,积极和患儿沟通交流,有利于缓解其情绪,缩短病程,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有利于患儿康复。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痛;观察要点;整体护理

前言:小儿急性腹痛十分常见,患儿出现严重疼痛感,伴有全身反应,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影响到临床治疗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观察要点,能够准确识别患儿病情变化,给予护理干预,从而改善临床疗效,保护患儿生命安全。为研究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本文于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的患儿中,随机选取56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56例患儿为样本,对照组28例,性别:男/女=16/12,年龄(4.27±0.92)岁。观察组28例,性别:男/女=15/13,年龄(4.68±1.06)岁。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方法
        小儿急性腹痛在夏秋高发,多由于饮食原因感染细菌,还会产生腹内脏器和腹外病变。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给予护理干预,及时和医生报告病情。首先要对患儿腹痛部位进行观察,右下腹疼痛多为阑尾炎,右上腹疼痛多为胆囊炎,脐周疼痛可能属于非器质性病变。其次要记录患儿腹痛规律,若为隐痛多为炎症反应,为阵发性疼痛,可能是腹腔脏器痉挛。再者要观察患儿腹痛性质,分辨隐痛、钝痛以及持续性腹痛。最后评估患儿疼痛程度,一般情况下疼痛较轻,可能为阑尾炎,疼痛强烈可能为肠热转等疾病。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医嘱给药,监控患儿病情变化,按需求给予护理。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医护人员评估患儿病情给予护理,由于婴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病情,不能准确描述疼痛情况。医护人员要通过引导和细致询问了解患儿疼痛位置和程度,确认是否有恶心症状,反馈给医生。(2)若未得到明确诊断,要求患儿禁食。若患儿哭闹严重,可给予适当流质饮食,给予玩具、动画片等,让患儿转移注意力。(3)若患腹痛严重,可给予止痛药物镇痛。护理人员要详细询问患儿过敏史,了解腹痛时间和性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不能轻易给未得到明确诊断的患儿镇痛药物,避免促进病情恶化。(4)护理人员要增加查房频率,尤其是有发热症状的患儿,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记录患儿体温变化,持续发热患儿要随床护理,降低体温[1]。(5)患儿受到腹痛影响,产生哭闹等情绪,护理人员要注意安抚患儿情绪,并安抚家属,告知家属护理注意事项,提高其配合度。对于大龄儿童,可通过做游戏、聊天等方法,获得患儿信任,给予护理干预。若患儿年龄较小,无法对话交流,可播放动画片、音乐,让患儿转移注意力,稳定患儿情绪。护理人员要重视拉近和患儿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消除陌生感,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提高诊断效率,提高患儿的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调查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25±0.94)d,满意度27(96.4%)。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急性腹痛在儿科较为常见,发病原因较多,病情复杂,可能出现消化道病变、腹外病变,或者由于饮食不健康引发腹痛[2]。急性腹痛患儿可分为肌肉紧张、阵发性、持续性和局部压痛,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病情严重恶化,需要给予手术治疗,为患儿康复创造有利条件。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很难通过患儿自诉,掌握病情变化,因此要依赖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从而给予及时治疗[3]。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从心理、生理等多个层面给予护理干预,提高患儿舒适度,减轻其疼痛感。根据医生医嘱,给予对症护理,有助于快速减轻患儿症状,稳定病情,缩短患儿病程,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本研究显示,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5.27±1.52)d,满意度19(67.9%)。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25±0.94)d,满意度27(96.4%)。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给予患儿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率,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保护患儿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腹痛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各项指标,给予及时护理干预,积极和患儿沟通交流,有利于缓解其情绪,缩短病程,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有利于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赵青桂.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275-276.
[2]赖石娣.疼痛护理在急性腹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7):180-181.
[3]李文璐.创优护理应用于急诊腹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05):289-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