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颖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体康复效果、吞咽障碍、生活质量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体康复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VFSS评分(8.52±0.96)与SWAL-QOL评分(187.22±10.68)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对照组(6.07±0.88,157.20±11.47),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5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临床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吞咽困难泛指咀嚼后的食团经口腔、食道与胃内受到延误或终止,甚至产生误吸的现象,是临床上急性疾病常见并发症[1]。脑卒中发病后常导致吞咽障碍,比任何疾病致吞咽障碍的概率均要高,故而应重点注意。康复训练是针对脑卒中治疗后最重要的恢复途径,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需要具有预见性处理以提高康复效果,因此预见性的护理操作则显得尤为重要[2]。为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分会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治疗标准》[3]中关于脑卒中吞咽障碍之诊断,且经颅脑CT与Neill简易吞咽障碍筛查试验确诊,同时排除[4]:(1)依从性较低患者;(2)意识障碍或预计生存期<6个月患者;(3)合并身心疾病患者等。其中,实验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50~87岁,平均年龄为(71.9±9.7)岁,病程7d~6年,平均病程(1.3±0.5)年,缺血性脑卒中32例,出血性脑卒中8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为52~85岁,平均年龄为(72.6±8.3)岁,病程21d~5年,平均病程(1.4±0.6)年,缺血性脑卒中30例,出血性脑卒中10例。本研究所涉及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与脑卒中类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即施药操作、颈部活动度训练、口轮匝肌与舌肌训练、上提下压侧送、咀嚼肌训练、营养干预与出院指导等,实验组患者则在以上基础上加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为:(1)吞咽功能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以语言刺激为主的意识评估、直立坐位、自主咳嗽能力、舌活动度、流涎、呼吸状态与构音障碍等,并予以Neill简易吞咽障碍筛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误吸,并依据以上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方案。(2)预见性护理:对于轻度吞咽障碍的患者则第一时间予以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的饮食观与营养摄入,主要以改变以往不良饮食习惯为主,康复训练为辅;将患者床头抬高30°左右,预防食物反流,并以流食或半流食进行食物摄入, 并控制摄入速度,防止呛咳;对于吞咽障碍中级患者,如处于急性期应予以鼻饲,并在病情缓解后方可进行康复训练;对于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必须予以鼻饲处理,并在鼻饲前确定胃管位置,并温水冲洗胃管,调节适宜的鼻饲速度,以200ml逐渐增量,并在推注途中观察患者反应,患者康复训练后评估康复效果,如恢复效果较好应尽早进行经口进食,如症状改善不明显,应长期进行鼻饲,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雪克运动与口腔护理干预:平卧位后自行抬高头颈部,下颌接近前胸,以眼部与脚尖为一直线为一次动作,每组30次,每日餐前1次;分别以温生理盐水棉球、冰生理棉球与醋酸棉球交替擦洗整个口腔组织,并在舌面、上下颚、腭弓、软腭与咽后壁停留20s,各反复进行10次,每日进行两次。
1.3检测方法[5,6]
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放射线透视吞咽功能障碍检查(VFSS)进行评估,即分别服下液体、糊状与固体钡餐,透视下评估吞咽障碍程度,共计10分,分数越高代表吞咽功能越强;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进行测定,共计44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满分22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总体康复效果参考VFSS,VFSS上升4分以上为显效,上升2~3分为有效,上升<2分或下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公司SPSS19.0软件分析全部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总体康复效果与并发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明显,吞咽障碍与生活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P<0.01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体康复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总体康复效果详见表1,经卡方检验后,实验组患者总体康复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体康复效果
.png)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障碍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障碍与生活质量详见图1,经t检验后,两组患者干预前VFSS评分(3.59±0.76 vs. 3.64±0.71)与SWAL-QOL评分(82.06±16.24 vs. 83.49±14.23)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VFSS评分(8.52±0.96)与SWAL-QOL评分(187.22±10.68)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对照组(6.07±0.88,157.20±11.4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注:组间比较,**P<0.01。
图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障碍与生活质量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详见表2,经卡方检验后,实验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5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
.png)
3.讨论
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资料显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0%~75%,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梗阻感与呛咳,给日常进食带来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8]。有研究指出[9],吞咽功能障碍可呈退行性病变,并与年龄高低直接相关,并且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尤其以肺部炎症或营养不良最为常见,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可以看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大幅度降低,能改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影响治疗期间舒适度,因此需要重点注意。研究指出[10],脑卒中患者是一种发病急促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早期康复训练对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故而如何提高康复效果是针对脑卒中发病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研究重点。康复护理是目前临床上最普遍的康复方案,但因喂食不当、训练项目不匹配等问题而造成相反结果,故而需要临床上予以正确的预见性处理,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又因人而异制定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与预后等[11,12]。预见性护理是基于以上理论而衍生出的特异性护理行为,主张动态系统评估后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因人而异并按照吞咽障碍等级采取鼻饲方法,并给予特异性雪克运动与口腔护理,有效提升对咽部与口腔的刺激,对康复训练极为有益[13,14]。
为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总体康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VFSS评分与SWAL-QOL评分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临床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美红,时美芳,万里红等.吞咽-摄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294-298.
[2]周阳,丁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及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5,39(9):1095-1096.
[3] ZYYXH/T 22-2008, 脑卒中诊断治疗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4]黄玉娟.连续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5,23(6):499-500.
[5]阿依努尔·艾尼.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25-26.
[6] Finizia,C.,Rudberg,I.,Bergqvist,H. et al.A cross-sectional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swedish version of SWAL-QOL[J].Dysphagia,2012,27(3):325-335.
[7]孙冬梅.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31-32.
[8]罗姣,曾晓梅,尹玲茜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147-150.
[9]张雪梅.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窒息中的效果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5,20(4):290-293.
[10]王爱丽,王燕.延续分级护理对11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20):2866-2868.
[11]李慧娟,陈妙霞,安德连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5):366-368.
[12]王丽娜,古长维,景晓娜等.远程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出院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5,29(12):4509-4512.
[13]邵蓉,王燕,黄筱洁.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15,7(6):542-545.
[14]罗姣,曾晓梅,尹玲茜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