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琴
嘉善县姚庄镇卫生院 浙江 嘉兴 314103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门诊输液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64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的32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的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分析2组的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比较2组对门诊环境、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2组的SAS、SD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门诊输液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门诊;输液
输液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指的是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将药物注入到患者体内[1]。一部分门诊输液患者,尤其是小儿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穿刺操作的正常进行。为改善门诊输液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满意度,应对门诊护理模式进行改进、优化。现对64例门诊输液患者实施分组实验,旨在探讨门诊输液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64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意识清醒、沟通能力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严重脏器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疾病、中途退出者。分组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2~71岁,平均(42.62±4.57)岁。实验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1~73岁,平均(42.54±4.65)岁。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入院时告知输液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加强巡视,以便于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实验组32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具体措施:①环境护理。确保输液室环境干净、安静、温馨,每天通风、消毒,并为患者提供杂志、报纸、玩具、电视等设施,以便于使患者愉快地度过输液时间。②心理护理。输液前,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心理,特别是小儿患者,因为害怕、恐惧而哭闹,影响穿刺的正常进行。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安抚、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对小儿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或用和蔼、温柔的语言,如“我们是勇敢的小朋友”“打针一点也不可怕”等,来鼓励、宽慰患儿。③穿刺护理。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穿刺技能,尽量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时,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用拇指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对穿刺血管进行合理选择,优先选择粗、直的血管。对血管较细的患者,应使用小号枕头垫好手腕,以20~60度角进行穿刺[2]。尽量减少穿刺时间、减轻疼痛感,回血后立即停止,以避免造成血管损伤,并做好固定。输液完成后,沿血管纵向,用无菌棉签按压血管,穿刺点无出血现象后,再拿掉棉签。观察患者无异常状况,便可离院。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分析2组的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绪。①满意度。为患者分发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对门诊环境、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分值与患者满意度呈正比。②焦虑、抑郁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分值越低,焦虑、抑郁症状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用%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比较组间数据时采取X2检验;用x±s来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比较组间数据时采取t检验。评估标准为:当P值低于0.05时,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
比较2组对门诊环境、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的满意度评分比较(x±s,分)
.png)
2.2焦虑抑郁情绪
比较2组的SAS、SD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的SAS、SDS评分比较(x±s,分)
.png)
3.讨论
门诊是医院直接面向患者的重要窗口,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印象与满意度[3]。但是,门诊接诊人数较多、人流量较大,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稍有疏忽,便容易形成差错事件,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输液穿刺为侵入性操作,容易使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也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鉴于此,应加强对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目前在医疗护理服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符合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理念的要求,主张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达到生理、心理舒适的状态。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应从患者角度考虑,准确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通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门诊环境,可以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做好对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存在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达到使患者心理舒适的效果;穿刺时,确保一次穿刺成功,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本研究结果发现,采取舒适护理的实验组,对门诊环境、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提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对于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为门诊输液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晓燕.专项护理小组对于降低门诊婴幼儿输液外渗、提高家长满意率与护理水平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8):1359-1363.
[2]韦妹爱,余艳梅,农爱妮,黄彩艳,兰闯.基于门急诊输液过程的患者移动输液管理模型的构建和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09):189-192.
[3]朱菊芬,俞琼琼,刘瑛艳,夏金君.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2):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