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眼科医院,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技术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共计80例,根据实施个性化护理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副反应发生率,探究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情况,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老年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要求较高,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水平,促进护患和谐,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副反应;临床护理与观察
随着近些年来生活习惯的改变,老年人的比例持续上升,而老年常见病症的发病率也存在逐年上升的态势。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类型的病症都会导致循环代谢障碍的风险,从而导致眼内组织病变,引发视神经病变。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专门用于解决该类型病症,主要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次研究中针对老年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采取了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效果突出,现就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选取了院内老年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共计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64.82±8.74,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为65.21±8.45,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处理,造影药物为20%荧光素钠,造影方法为荧光素钠添加生理盐水配置溶液,采取静脉匀速缓慢推注的方式进行处理,如不存在不良反应则适当加速推注,同时采取眼底扫描系统,观察眼底动态图像并完成血压监测工作。
在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实施区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原基础上添加个性化护理,内容如下。
⑴前期护理
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与文化水平,就造影的基本原理,整个检查的相关程序进行分析,引导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降低出现恐惧、焦虑心态的可能性。另外,需要积极指导患者进行要求转动训练,从而更好的提升合作训练的效果。
⑵胃肠道副反应护理
对患者实施胃肠道副反应护理,引导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应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同时引导其进行深呼吸,协助患者消除不安定的心态。如果患者出现呕吐不止的情况,则需要引导患者调整呼吸,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即可康复。
⑶皮肤副反应护理
针对部分存在皮肤副反应风险的患者实施皮肤副反应护理,包括推注过程中采取地塞米松添加葡萄糖的方式来解决维生素含量不足的问题,降低皮肤副反应的敏感度。
⑷健康指导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需要使用染色剂,所以注射后偶尔会出现皮肤、巩膜以及尿液发黄等问题,需要提前做好健康指导,引导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避免出现慌乱心态。
1.3 检测标准
在完成区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80~100分视为非常满意,70~80分视为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别包括普通副反应以及严重副反应,计算副反应发生率为普通副反应+严重副反应/总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工作,过程中计量材料采取t进行检验,以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客观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客观满意度,对照组为70%,观察组为85%,差异明显(P<0.05)。
表一 两组患者客观满意度对比
.png)
2.2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照组发生率为20%,观察组仅为5%(P<0.05)。
表二 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对比
.png)
3讨论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实施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存在心理负担与生理负担较重的双重影响,不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满足后期康复的实际需求。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老年人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后,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进度,其中严重的副反应更是会存在影响生命安全的问题。在造影前充分了解患者过敏史,采取合理的药物管理手段并提升护理效果,可以显著提升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功效。由于整个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过程在暗室当中进行,容易导致患者在知识不充分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恐惧、紧张,特别针对一些本就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的问题。所以,采取合理的沟通技巧来提升护理水平,有助于患者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促进护患和谐。在本次护理中,针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影后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同样占据优势。(P<0.05),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个性化护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薛峰.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4):38-40.
[2]沈小秋,郑燕,周容,黄颖,林冰.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325例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0,18(01):55-58.
[3]王秀梅,黄淑芳,赵飞燕,张转新,翟洁,潘晓.有过敏史患者荧光素钠眼底造影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8):3204-3205.
[4]王攀,彭俊超,蒋晓谊,胡蓉,王卓华,马星欣,李晓凤,杜芳.荧光素钠眼底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3-4+40.
[5]杨惠青,赵立苹,赵丽燕.荧光素钠眼底造影致存在基础疾病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09):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