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林
大邑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300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患者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受到创伤,比如车祸、高空坠落等,对于这类危重创伤患者来讲,急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同时它也是患者去往医院之前最关键的一个部分,稍有差池就会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伤害。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一般来讲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三十分钟,错过这段时间危重创伤患者的身体就会出现程度较大的损害。因此急救就显得至关重要,从患者受伤开始直至进入医院,在这段时间内的监护也尤为重要,所以就需要医护人员尽快到达现场,选择最快的途径尽量缩短时间,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病情评估,然后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接下来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做出针对性处理:对于患者的创伤伤口需要实施止血处理;对于缺氧患者要及时给氧治疗,如果患者有昏迷表现则要维持其生命体征;对于呼吸停止的患者则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给氧。实施上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抢救患者生命的时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危重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绝非这样简单,下面小编向具体向大家讲解危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方法。
一、现场急救
对于危重创伤伤员来讲,现场急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间,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首先,医护人员要保证出车的效率,尽量缩短到达现场的时间,因为从现场急救分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时间。当医院接线人员接到急救电话以后,应详细记录时间、地点、联系方式以及患者的症状等,必要时可以叮嘱其保持电话通畅,以便于为其提供现场急救指导,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朋友、家人或是其他人员在医护人员尚未到达现场的这段时间里取得急救的作用,而且还能够避免救治者因惊慌而盲目处理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伤害,或可引发生命危险。
其次,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以后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严重程度,同时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受到影响。然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身体有出血部位需进行止血治疗,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症状需要实施供氧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则可进行安全转运,但是在转运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检查,此外还要查看患者血压、瞳孔、体温、脉搏等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急救人员可以询问陪同家属患者的既往病史。
二、急救措施
1.建立静脉通路
由于危重创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通常会伴有大量出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急救人员只能够通过患者的血压值来鉴别其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脉动情况,以便于进一步推理患者的身体状况。比如因失血过多而引发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胸外按压急救,此时急救人员可以选择留置针头并建立多条静脉输液途径,为患者快速补充体液。又比如颅内出血患者,为了降低其颅内压,需要在患者静脉输注地塞米苏以及甘露醇等药物,以便于维持患者的脑供血和供氧量。而良好的静脉通路是保证患者可以顺利输液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建立静脉通路是危重创伤患者急救措施中不可或缺一项重要操作。
2.处理伤口
患者经受身体创伤以后,为了避免其再次受到伤害,需要急救人员妥善处理患者出血部位,并观察伤口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出血点位于比较浅的部位则可以直接进行止血包扎。但如果患者出血面积比较大,则要使用无菌纱布填充,并使用绷带加压取得止血的目的。另外要注意,有很多患者创伤较为严重,比如四肢骨折、皮肤撕裂等,对于这些情况需要急救人员及时按压患者距离血管较近的出血部位,并使用绷带和纱布止血,处理后应使用软毛巾保护未受伤的皮肤组织。而对于患者四肢部位的伤口,除了及时处理以外,还要详细记录包扎时间,以便于定时放松包扎,以免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血供。如果患者身体骨折十分严重,则要使用夹板或其他固定物进行固定。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多数危重创伤患者在受伤后都会出现呼吸阻塞的情况,所以急救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是否受到影响。比如时刻检查患者呼吸深度、频率和规律等。如果发现患者有呼吸缓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直至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以后协助其取平卧位,但要将头部偏向一侧,以便于分泌物引流。此外要注意,如果患者有舌后坠情况,应将舌体拉出、固定。完成上述针对性急救措施后,急救人员需要准备急救所需的医疗器具,包括呼吸机、监护仪等,维持患者的有效呼吸,因为呼吸是生命延续的重要象征,没有了呼吸也就意味着患者将失去生命。
4.观察病情
在为患者提供急救措施期间,需要急救人员详细了解受伤的原因,并检查患者身体共有几处伤害点,以免未能及时发现隐藏病情。为了保证患者可以顺利的达到医院,在急救和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尽量让其平躺。
总而言之,危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此过程中需要急救人员把握时间,强强联合、各司其职,并听从医生的安排协助其完成抢救工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保障。因此我建议各大医院的急救人员应主动学习可靠的急救方法和技巧,为危重创伤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