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在低血糖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1期   作者:李莉
[导读]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在低血糖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社区内低血糖老年患者132例

        李莉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628017
        【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在低血糖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社区内低血糖老年患者132例,根据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展开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1周内低血糖时间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情况。
【关键词】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低血糖;依从性
        老年低血糖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使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以及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症状主要有心悸、烦躁以及出汗等,其中一部分患者因为脑组织血流中断或者减少而出现意识障碍,发生低血糖昏迷,严重的情况下回造成器官永久性损害[1]。在对低血糖老年患者展开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体质以及实际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据研究显示,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在低血糖老年患者护理应用中,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2]。因而本次研究以132例低血糖老年患者为例,采用对比的方式探究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在低血糖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社区内低血糖老年患者132例,根据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6例。观察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0±5.75)岁;对照组:男33例,女33例,年龄61-87岁,平均(74.00±6.5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低血糖相关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观察组:展开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1)建立护理小组:将“低血糖、家庭医生”作为关键词,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方案;成立护理小组,对护理方案进行讨论,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2)健康教育: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低血糖老年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知识讲座以及健康咨询,提高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向患者发放低血糖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尽量通俗易懂,使用图文的方式,使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患者都能够看懂,手册内容包括低血糖基础知识、药物治疗、应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等,更好地提高老年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3)家庭访视:家庭医生需要每周对低血糖老年患者进行1次的家庭访视,监督患者是否每天按时吃药;对低血糖患者进行血糖监测,评估患者疾病控制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4)饮食指导:了解患者每日的饮食情况;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每日的饮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提高老年患者的抵抗力,并通过饮食缓解老年患者低血糖症状。(5)加强管理:家庭医生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以及护理目标;每月定时进行工作总结以及问题分析,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建立患者独立的健康档案,定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血糖等检测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1周内低血糖时间发生情况。低血糖诊断标准:血糖≤3.9mmol/L为低血糖,而血糖<2.0mmol/L为严重低血糖。
1.4 统计学指标
        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1周内低血糖时间发生情况
        干预后1周内低血糖时间发生率:观察组(n=66):2例,总发生率:3.03%(2/66);对照组(n=66):12例,总发生率:18.18%(12/66);X2=6.48,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1周内低血糖时间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结论
        低血糖老年患者症状主要有饥饿、心慌、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跳过速以及血压升高等,对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通过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检索,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科学护理方案,再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患者对低血糖认知程度较低,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低血糖的认知程度,使患者明确自身状况,并掌握基本的自我管理方法。通过家庭医生每周家庭访视,使患者按时服药,并评估患者血糖情况,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通过饮食护理调整老年患者的饮食结构,更好地提高老年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并通过管理的方式提高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的护理质量,更好地提高患者低血糖症状的改善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老年患者干预后1周内低血糖时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在改善患者低血糖状况中有着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时间发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朱秀宇.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与临床护理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287-288.
        [2]郑以军.家庭医生团队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09):115-117.
        [3]涂英,程蕾,欧丽萍,陈燕梅.家庭医生式综合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7):2593-2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