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1期   作者:方朝英 陈梅
[导读] 目的:探究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方朝英  陈梅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18
        【摘要】目的:探究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的500件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清洗流程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250件,A组应用常规清洗流程,B组应用持续改进清洗流程,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生锈率、损耗率以及使用满意度。结果:B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A组,P<0.05;B组器械的生锈率与损耗率均低于A组,P<0.05;B组的使用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可提高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生锈率、损耗率,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医疗器械;清洗质量
 
   医疗器械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必备用具,临床各项诊疗操 作均依赖于医疗器械的运用[1]。医疗器械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其清洗质量会直接影响灭菌效果,继而影响器械的正常使用与周转率[2]。因此,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清洗流程管理,以提高清洗质量,鉴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就我院500件手术器械的两种清洗流程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见下述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的500件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清洗流程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250件。对比两组手术室器械的件数、类别、保存时间等情况以及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构成等资料,均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常规清洗流程。消毒供应中心于固定时间每日分3次到手术室回收手术器械,之后按照常规清洗流程进行统一处理与清洗。将器械用多酶清酶溶剂浸泡3~5分钟;用清洁液(与水的比例为1:270,水温35℃)进行超声清洗,清洗前先将器械的轴节处拆卸下来,以防清洗时器械与器械之间出现碰撞、摩擦;以流动水冲洗器械,以去除表面附着的残留酶;以纯化水漂洗去离子,再用润滑液漂洗润滑;以专用器械盘将器械放入烘干箱烘干,打包,高压蒸汽灭菌。
        B组:应用持续改进清洗流程。对常规清洗流程进行改进:于多酶浸泡和超声清洗环节中间增加70℃碱性酶液浸泡进行手工刷洗(碱性酶液浸泡浓度为1:120,器械置于70℃的电热恒温水箱中浸泡半小时后取出进行手工清洗),其他操作流程同A组。
1.3 观察指标
        (1)清洗合格率:采取目测法、放大镜观察、隐血试验进行测试与评价。目测法:于自然光下进行裸眼直接观察,观察者为经过专业训练的、裸眼视力>1.0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或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观察项目包括器械表面洁净度,光洁,所有关节面、咬合面均无污渍、血迹、锈斑、水垢视为清洗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放大镜观察:于带光源的放大镜下,放大4~6倍进行观察,观察项目与清洗质量评价方法与目测法相同。隐血试验:使用隐血试纸条,滴2~3滴呈色液,于待检测器械的管腔、钳齿、关节、表面多次擦拭,试纸紫色视为清洗不合格,试纸不变色视为清洗合格。(2)生锈率与损耗率。(3)使用满意度:对手术室50名使用手术器械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价项目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使用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清洗合格率对比
    B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清洗合格率对比[n(%)]

2.2 生锈率与损耗率对比
    B组器械的生锈率与损耗率均低于A组,P<0.05。见表2。
表2  生锈率与损耗率对比[n(%)]

2.3 使用满意度对比
    B组的使用满意度高于A组,P<0.05。见表3。
表3  使用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2012年,卫生部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对所有手术器械进行集中管理,确保器械清洗质量的专业化、标准化,以确保消毒无菌,提升器械清洗质量[3]。然而,从现状分析来看,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情况仍然时常可见,尤其是过夜的手术器械,因为有机物的遗留时间过长导致器械表面微生物的滋生,清洗难度加大,清洗质量随之降低。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有效的器械清洗流程,以保证清洗质量[4]。
        本研究通过手术器械在常规清洗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70℃碱性酶液浸泡与手工刷洗环节,大大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尤其对于较难清洗的器械轴节处,手工刷洗能够有效清除器械轴节处的血迹、污渍、绣迹[5]。两种器械清洗流程的对比结果显示,B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与使用满意度均高于A组,且器械的生锈率与损耗率均低于A组,提示B组器械的清洗质量优于A组。
        综上所述,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可提高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生锈率、损耗率,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英,朱小琼,李惠玲.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3):383-387.
[2]曾丽欢,曾秀月,陈春燕,等.全流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管腔类医疗器械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9):86-89.
[3]傅淑英,黄淑清,江双珠,等.改进流程管理对硬式内镜器械清洗质量及损耗率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9):166-167.
[4]胡春兰,肖玲.对复用管腔类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8):254-255.
[5]刘宝华,朱杜鹃,官文英.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对提高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005):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