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刘丽梅 丁兰 吕雪丽 王春艳 戈清凤 高秀梅
[导读]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丽梅 丁兰 吕雪丽 王春艳 戈清凤 高秀梅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分别分为观测组和对比组,其中观测组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而对比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两组的患者分别为40例,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调查得出,观测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5.3±2.6),生活质量程度为75%,对比组的会满意程度为(78.4±1.1),生活质量程度为57.5%,两组的差异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够提升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
        前言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急腹症,主要是由于胆囊管堵塞或者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主要症状有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以及腹肌强直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当下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是手术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的情况,所以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必须要加强护理,保障患者的健康,提升手术的治愈效果[1-2]。这篇文章主要调查分析了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分为观测组和对比组。各40例。观测组男女比例为23:17,平均年龄(49.3±5.3)岁,对比组的男女比例为21:19,平均年龄(48.8±4.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基本方法
        1.2.1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比组
        对比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前应该及时的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的腹部情况,准备好手术前的各项事宜;手术之后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并随时监测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注重休息,并告知复查时间和内容。
        1.2.2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加上综合护理干预的观测组
        手术前采取的干预手段:(1)心理干预。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通过心理疏导排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和不安感,鼓励患者增强对手术的信心。(2)病情检测干预。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如精神状态、呼吸道堵塞情况、血压等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告知主治医师。(3)术前准备干预。手术前告知患者各项准备事宜,如手术前12h不能饮食和术前5~6h不能饮水等。手术后采取的干预手段:(1)病情监测干预。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没有恢复到正常呼吸状态时,应该让患者一直保持吸氧,对患者进行及时监测,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2)加强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随时固定好引流管,防止出现弯曲或堵塞等情况,及时检查引流液的颜色、量等信息,及时清理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出现感染的现象。(3)体位护理。在患者手术之后,及时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防止患者出现窒息或者呛咳等情况,患者手术完全清醒之后,可以让患者保持半卧位的体位,使患者的手术伤口能够更快的痊愈。(4)切口护理。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要及时的进行清创,及时更换切口的敷药,保证切口的清洁,避免切口化脓或流血。(5)饮餐护理。术后引导患者使用高蛋白、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引导患者补充电解质,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1.3观测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良好程度,护理的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良好程度越高,得分就越高。
        1.4判断标准
        生活质量良好率总分为100分,其中评分优良(80~100分)、较好(70~79分)、一般(60~69分)、差(<60分)这四个层次,计算结果为:生活质量优良、较好率=优良率+优良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x±s),并采用t、x2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分析
        观测组的患者护理质量的最终评分为(95.3±2.6),明显高于对比组(78.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率对比分析
        观测组的较好良好率为75%,明显高于对比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在此过程中,容易对患者造成手术创伤,引起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通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患者痊愈与康复,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通过全面的病情监测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有效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3]。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基于患者科学化、人性化的现代护理模式,能够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帮助患者在身体、生理及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恢复,并有效的保障了手术的完成[4]。综合护理的过程当中,应当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病情以及体位进行全面观测护理,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为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急性胆囊炎患者对于护理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提升手术的治愈效果,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晏敏.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感染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J].健康周刊,2018,000(015):97-97.
        [2]武学焱,王丽.急性胆囊炎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3):102-103.
        [3]李倩.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3):10-11.
        [4]吴晓倩.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69-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